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18 10:32:46
在历下公安分局千佛山派出所,人们常能看到一位戴着墨镜的民警,或穿梭于办公室之间,或在棋盘小区里巡逻走访。所里的民警、辅警,无论年纪大小,都习惯亲切地称他为“四哥”。他平日面容严肃,显得十分冷峻。
然而,当记者见到孙伟时,这位“冷面”民警却摘下墨镜,微笑着打招呼,全然不是想象中的“酷哥”形象。
“辖区不大,但情况复杂。”说起自己负责的棋盘小区,孙伟如数家珍,“回迁老户、新住户、租户大约各占三分之一……”说起棋盘小区的一街一巷、每一个商业体,孙伟都能娓娓道来,仿佛在讲述一段跨越四十年的悠长故事。反诈路上定心丸唠叨声中筑平安
时光回溯到1987年,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孙”(孙伟),在暴雨中奋不顾身地将一位独居老人从即将坍塌的危房里背出。如今,当年的“小孙”早已变成了辖区居民口中的“老孙”,但他依旧是辖区老人们心中最值得信赖的那个人。
老年人是电诈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除了常规的张贴反诈海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孙伟的反诈“招数”还有很多,然而在棋盘小区,最管用、最有效的,还得数“老孙”这张嘴。
“孩子们说他们有时不听,我说,多少还能听进去点儿。”这一天,孙伟接到辖区居民老张儿子的求助电话:“叔,我爸非要买那些保健品,我说是骗人的他根本不信,您快帮忙劝劝吧!”
孙伟立即赶到老张家,用最朴实、最贴近生活的语言,给老人剖析那些所谓“保健品”的套路。“你花那么多钱买那些‘面面子’(粉末状保健品),真不如买点儿鸡蛋、买点儿肉吃实在,那才有营养啊!”一席话点醒了老张,“行,老孙,我听你的,不买了!”
类似的事情不少,还有老人花了五六万元买蜂蜜,最终也是在孙伟介入下,通过找到卖家及其公司,才将钱款全部追回。
为了更好地守护居民的“钱袋子”,孙伟还建立了一个社区微信群,成员包括楼长、网格员和大部分居民。他隔三岔五就往群里推送反诈案例和警示信息,居民们看了纷纷点赞,效果显著。
日常巡逻时,孙伟只要看到老年人扎堆聊天,就会主动凑过去,听听大家最近的新鲜事,顺便叮嘱几句:“老张,最近没再买保健品吧?”“没有,上回你跟我一说,我就长记性了!”
正是凭借着这种日复一日的“唠叨”和坚实的信任基础,今年以来,棋盘小区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零发案”。化解纠纷百宝箱脚步丈量邻里安
千佛山派出所警力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尖”的特征,老年和青年比例较高,中间年龄段的支撑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作为社区民警的孙伟也一直参与办案。
“以前偷东西的案件多,”孙伟回顾着治安形势的变化,“现在监控完善了,‘天网’系统、‘雪亮工程’都起来了,偷东西的变得很少了。”今年以来,辖区盗窃案件“零发案”。孙伟介绍,如今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增强,警情明显从盗窃转向了邻里纠纷、生活矛盾。
居民周女士在自家平台上养了十几只鸡鸭,公鸡每天清晨打鸣,严重影响了邻居休息。不堪其扰的邻居多次报警。孙伟上门做工作,起初周女士非常不舍得这些鸡鸭,并不配合。经过孙伟多次耐心登门劝说,并找到周女士的家人共同做思想工作,最终才说服她同意将鸡鸭送回老家饲养。
处理这些看似琐碎却极易影响邻里和谐的纠纷,孙伟有个“秘密武器”——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本。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处理过的情况和各家的关键信息。哪家是什么情况、有什么特别之处,他都了然于心。
前段时间,租户小陈遇到楼上漏水,几次上楼敲门都无人应答,无奈之下报警求助。孙伟一听门牌号,立刻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本本翻找起来:“我
以前走访过他家,记着手机号呢,打这个试试。”他不仅迅
速找到了楼上住户的电话,还查到了房东的联系方式,最终顺利解决了漏水问题。
一墙之隔的邻居互不相识,但老孙的“百宝箱”却装满了千家万户的信息。这份“万事通”的能力,是他用脚步丈量社区、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安全感”。
科技浪潮老学徒边干边学续新安
从警之初,孙伟记录信息依靠的是笔和纸本。随着警务机制不断革新,现代化的警务辅助工具日益增多。对于孙伟这位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老民警来说,年纪渐长,眼睛也花了,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反而更多了。
孙伟习惯把电脑称为“微机”。“现在走访调查都得用‘微机’上系统查。”他解释道,“旅馆业、餐饮业……都有不同的系统,所以都得学会。”虽然操作电脑的速度比不上年轻人,但他嘴里常常念念有词,一步一步地,总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操作任务。
去年,新推出的“标准件平台”上线运行,民警每天需要从这个平台接收任务,并通过平台及时填报“日清”“周清”等工作日志。对于58岁、平时不怎么玩手机的孙伟来说,这无疑是个新挑战,但他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向所里的年轻民警请教学习。如今,他也能熟练地打开平台,上传工作照片,完成一系列系统操作了。
“这些新东西,都得跟年轻人学习。”孙伟坦言。明年即将退休的他,已经开始考虑将守护多年的这片“责任田”平稳地交到年轻民警手中。“到时候不管谁接手,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都还可以问我,”他语气坚定地说,“我随时待命。”
棋盘小区,早已融入他的血脉,成为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牵挂。那副遮挡强光的墨镜背后,是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一位老民警对辖区最深沉的热爱与承诺。(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陈彦杰 通讯员 朱慧 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