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21 08:58:54
商贩李奶奶开心介绍内类价格。
果农老李在整理水果。
天刚蒙蒙亮,阳光100凤凰街广场已经热闹起来。晨练的老人、赶早市的阿姨、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在这里交汇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这个曾经让城管头疼的“马路市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周边8万居民的“幸福集市”。
从“游击战”到“安营扎寨”
“以前买菜像打仗!”家住阳光100的王奶奶回忆,过去摊贩们挤在马路牙子上,塑料袋、菜叶子满地都是,城管一来就作鸟兽散。如今,80多个彩色帐篷在广场上整齐排列,果蔬区飘着泥土香,百货区的草帽随风轻摇,服装区的红绸布上摆着新到的棉麻衫。
最让人惊喜的是全市首个“便民助农益站”。南山果农老李的摊位前,扎着草绳的嫩玉米、带露珠的黄瓜堆成小山。“以前坐两小时公交来市区,沿路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始卖菜,经常被撵来撵去;现在有了市场,固定下来经营,心里也踏实了,早市结束还能去物业休息室喝口热水。”他边说边给顾客削莴笋,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规矩里的温情,方寸间的智慧
“张姐,今天的菜刚从南山摘来的,很新鲜。”农户王姐是去年3月第一批到此经营的“老业户”,已经与周围的市民成了朋友,深得大家信任。
这里有专业团队负责早市的日常管理,街道、社区和物业负责日常监管。这里实行“五定管理”:定时、定点、定人、定管理、定保洁。缺斤短两的摊贩会被清退,但合规经营的小商贩却能享受“按米收费”的灵活政策——十元一米、五元一米,甚至还有免费摊位。
小摊位托起大幸福
“以前总觉得城管和摊贩是‘猫和老鼠’,现在他们是‘服务员’!”居民李阿姨提着沉甸甸的菜篮子感叹。这里不仅是“菜篮子”,更是“就业池”——下岗职工、进城农民、退休老人,都能找到一席之地。
晨光中,张阿姨掏出手机拍了张早市全景,配文“家门口的烟火气”发进业主群,瞬间跳出几十条点赞。
“一场早市,半城烟火;小摊位里,藏着大民生。”当城市管理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阳光100凤凰街的晨光里,升腾着属于普通人的幸福温度。这里没有高谈阔论的“城市美学”,却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精细化管理:让便利长在规矩里,让温暖渗透在细节中,让城市的烟火气成为最动人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