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7-25 07:37:28


  先锋档案

  一个小小的花园,是在党组织统筹、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下建成的,它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也为个体参与城市治理提供了切入口。这些主题不同、亮点纷呈的街角花园,以其全民参与、贴近生活、可持续的特质,成为塑造城市软实力的独特样本。

  出了小区就能走进花园,这在市中区,已经成为很多居民的日常生活。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7月23日早上,一场雨让舜华社区的“璞居园”格外葱翠,不少周边居民正在这里享受着清晨的凉意。这处由市中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社区党委和热心企业、群众共同打造的“迷你花园”,已经成为周边很多居民的休闲纳凉首选地。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当天,70多岁的党员王速成老人与志愿服务组织“园林大妈”的成员们,一起在花园里养护绿植。看着眼前这幅动人的画面,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共建”的意义。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本草花园”探索路径

  像这样的“共建花园”在市中区并不少见。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中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积极挖掘城市中的边角地块,通过打造市民身边的街心花园,增添了一批精巧的生态景致。知行园、璞居园、一尺园……这些独特而动人的花园名字,不仅是园林绿化项目,也成为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平台。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市中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委员袁学营是“共建花园”较早一批探索者,他为记者介绍了他们以共建形式打造的第一个花园。

  这座花园位于山东省人民药业院内。别看只有600平方米,这里的布局和设计却特别精妙,而且极富企业的“中草药”特色。漫步在这个园林中,袁学营回忆起了园林共建的过程。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我们当时与企业员工座谈,想到以‘本草’主题来打造,并在社会上招募设计师志愿者,一遍遍沟通方案。”袁学营说,从创意到设计,从施工到栽培,市中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统筹多方资源,企业发动员工力量,所有人不仅无偿参与花园施工和植物栽培,还积极为花园建设筹措资源。

  “花园建成后,我们聘任在建设中积极性最高的员工为园长,组织人员负责后续的养护工作。”在袁学营的介绍下,记者看到了如今依然富有生机、活力十足的本草花园。

  “花园主人”上台揭牌

  一个创意从萌生到落地,方案的设计、资金和人力的筹措及分配都是难题。在这个“本草花园”的建设中,各方分工协同、通力合作是项目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正是这一次尝试,让市中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探索出了城市花园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路径。“那就是党建为引领,党组织统筹、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激发整个社会参与城建设的积极性。”袁学营说。

  有了这一成熟可复制的模板,一个个别具风格的“共享花园”如同绣在城市版图上的一枚枚花朵一般,悄然绽放。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经十纬一路的“知行园”,是一个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主题的街角花园。“之所以想到这个主题,是因为这周边学校特别多,尤其是中小学。我们希望把这一街角利用起来,给孩子们打造一个交通安全教育基地。”袁学营介绍,建设之初,市中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联合市中交警女子中队、市中区残联等6家单位,以共商共建的形式设计方案、筹措资金、施工建设。

  一园一亮点,一园一方案,每个“花园”的主题都紧扣周边群众的需求。市中区领秀城以儿童友好为主题的“松鼠乐园”和“昆虫园”同时开园,企业承担资金,公益团队设计图纸,社区志愿者负责养护……开园当天,由小朋友上台揭牌,这是因为在建设者看来,他们才是这座花园的主人。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魔法口袋”凝聚合力

  螺蛳壳里做道场,城区空间稀缺宝贵,园林人就像绣花一样雕琢空间。记者观察到,在市中区,花园的分类愈发细致、多样化,触角也延伸到了离群众更近的地方,不只在街角,还在小区里。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舜华社区的“一尺园”,原本是小区里的一块闲置空地,堆满了住户们的花盆等杂物。市中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联合山东建筑大学的设计团队,将这里设计成为一个“盆景小花园”,选材取自于住户们自发从家里搬来的花卉盆景。市中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党员王洪霄告诉记者,当时设计人员根据居民们的需求设计了多版图纸,并交由居民投票,最终按照得票率最高的图纸来施工。正是因为贴合老百姓内心的需求,花园的建设激发了大家的护绿意识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小小花园才有了可持续的生长力。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花园建成后,70多岁的党员李德春主动要求承担养护任务,很多热心住户也参与其中,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共建的意义。”在王洪霄的介绍下记者发现,花园就像个大口袋,把各种社会力量都装了进去。企业、设计单位、社区,靠单方面的力量都无法推动项目,但共商共建实现了协同配合,花园得以建成。由于全过程可参与,一个个“小而美”的花园成为市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

融媒·先锋丨众手栽花为谁开:一群人,在“方寸之地”探索“街角美学”

  同样,在目前新建成和在建的一些大型公园中,记者也看到了这种全民参与的建设理念。群众的需求和创意融入一张张设计图纸中,从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对花园、公园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是在这种共建路径下,让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绿意,以及城市更加温情生动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