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黄桥滋育戎心“i桥”连心意暖——天桥区退役军人思政引领“11法”打造服务新样板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06 07:22:35

黄桥滋育戎心“i桥”连心意暖——天桥区退役军人思政引领“11法”打造服务新样板

  思想政治指导员段升满到济南市天桥区官扎营小学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

  军徽闪耀,初心不改。7月30日9时,天桥区北园街道黄桥社区爱国主义国防教育U型展厅迎来一行退役军人,一场特别的座谈会在此拉开帷幕,老兵们重回“吹角连营”,共话军民情深。这不仅是一次穿越时光的庄严致敬,更是一份“你守护国家,我守护你”的郑重承诺。

  在这片承载军民温情的土地上,黄桥社区正以天桥区退役军人思政引领“11法”为纲、以“i桥”志愿服务队为脉,勾勒出以黄桥社区为代表的天桥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与退役军人双向奔赴的和谐图景。

  “i桥”队旗映初心: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黄桥社区深谙协同之力,依托天桥区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打造独具特色的“i桥”志愿服务品牌,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的“1+5+N”的服务矩阵——由“兵支书”宋玉环牵头,组织辖区优秀退役军人、军属等组成红色宣讲队、军创先锋队等5支特色志愿分队,形成覆盖退役军人工作与志愿服务的全方位体系。

  志愿者们活跃在文化惠民、长者关怀、市容整治等各个领域:社区舞台上,他们组织的文化盛宴点亮居民生活;街巷角落里,他们带头清理环境让家园焕新颜;应急处突时,他们冲锋在前的身影诠释着“军人本色”。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簇拥着队旗定格合影,镜头里的军礼与微笑,让这面旗帜不仅是行动标识,更成为“戎装虽解,初心不改”的生动见证。

  此外,该服务站依托嵌入式综合体,与济南警备区、辖区医院建立共建机制,搭建“军民连心桥”协作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特色化、常态化发展。通过“橄榄绿・志愿红”行动链接资源,免费体检护健康,法律援助解烦忧,心理咨询强疏导,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从“面对面”基础保障升级为“肩并肩、心贴心”深度融入,实现安置到位、保障周全、管理规范、作用彰显、权益有力,引导退役军人永葆本色、岗位建功。

  千场宣讲润民心:U型展厅里的“精神接力”

  思想是凝聚力量的基石,实践是激发活力的先导。黄桥社区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置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首位,以天桥区退役军人思政引领“11法”中的“精神激励法”“典型引导法”为核心,筑牢退役军人与社区同心同向的思想根基。

  2024年,黄桥社区扩建退役军人服务站,重点打造沉浸式爱国主义国防教育U型展厅。该展厅以“历史长廊+互动体验”为设计理念,通过珍贵历史图片、实物展陈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党的光辉历程,展示军人风采。沉浸式体验长廊里,地面镌刻的历史日期与两侧屏幕滚动的影像交相辉映,每一帧红色光影都包含国家与军队发展的重要坐标。

  这里不仅是一条长廊,更是一堂行走的红色思政课。在这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北园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举办主题党日活动、云锦中学举办入团仪式……目前,“戎耀讲堂”已举办40场,覆盖2000余人次,U型展厅年接待来访者3000余人次。从老山战役的峥嵘岁月回忆到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故事,思想的种子在一次次宣讲中生根,“退役不褪色”的信念成为天桥区退役军人的共同遵循。

  “11法”聚民心:制度保障书写尊崇答卷

  汤克礼的军礼、“i桥”队旗的飘扬,无不彰显着黄桥社区退役军人的活力,这份活力正源于天桥区退役军人思政引领“11法”。它以“五有”为基础,以“五好”为目标,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精神激励法”为一等功臣设立“续写荣光墙”;“管理保障法”和“就业创业促进法”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医养助餐项目、陈梦乒乓球工作室,为退役军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征途漫漫,本色不渝。从慰问革命老兵、召开军民双拥座谈会,到“五队联动”精准对接需求的服务网络,再到天桥区退役军人思政引领“11法”的系统落地,黄桥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实践已成为天桥区退役军人工作的鲜活样本。

  天桥区将以这一示范为起点,持续完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融合”机制,始终坚持贯彻“11法”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通过扎实落实“思政、创业、就业、公益”四大功能,全面发挥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作用,着力打造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天桥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