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监督“加把劲 ”实事“加油干”!济南20件民生实事进度与温度双显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14 06:34:41

监督“加把劲 ”实事“加油干”!济南20件民生实事进度与温度双显

  加强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提升燃气设施安全水平、建成300家普惠性托育机构、优化公交线网……年初,济南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票决确定的20件民生实事,牵动着泉城千家万户的心。如今时间已过大半,这些和群众紧密相连的实事,已悄然发生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一点点融进市民的日常生活里。

  7月17日至8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就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专项监督,围绕民生实事可感可及、人大监督落地落细、部门单位抓紧抓实三链条,实行“一项目一监督组”,以“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的形式,做到盯责任、盯进度、盯质量、盯规范,聚焦全环节、全过程、全链条跟踪问效,织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网。

  “加强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民生实事项目。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调研走访养老机构、社区照护中心,查床位、问补贴、看服务,推动有关部门和单位将这件实事细化分解成——免费筛查10万人次、建设社区筛查康复试点10处、打造养老机构照护专区20处、建设专业照护机构1处、增加照护床位800张的任务清单,让民生实事办得扎实有力。省人大代表原洪林在深入调研济南高新东区颐养中心、市中区华美颐养中心后有感而发:“监督不是走过场,是要让老人真受益。”

  民生实事项目不仅要“选”好,更要“办”好。不久前,市民胡女士向市法律援助中心曹律师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激动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找到了法律援助,律师专业又热心,真是把温暖送到了我们心坎上。”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办好法律援助民生实事,创新开展“泉益邻”法律援助品牌,建立全市四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设立工作站点321个,法律援助便民直通车年均进社区上门服务200余次,打造泉城百姓身边维权的好邻居。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谭欣是一名社区书记。她最关心的民生实事项目是“优化公交线路”。三伏的一天,谭欣坐上了由药山公交车场开往长途汽车站的528路小巷公交,切实体验了一把“小巷公交开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在车上,谭欣与身边的一位大爷聊起了天。大爷说,以前大热天走着去菜市场半个多小时,热得汗流浃背,现在出门就上空调车,方便凉快惬意得很。一番话让谭欣感慨颇多,民生实事不在“大”而在“准”,真正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群众自然心生欢喜。

  家里水压不稳、水流忽大忽小、还时常断水停水,这可是一些老百姓的烦心事。槐荫区小槐荫街7号院二次供水改造工程涉及88户居民,目前已完成二次供水加压设备安装及200米供水配套管线铺设安装,成为让人拍手称快的民生实事项目。8月的济南热浪翻滚,可在纬十二路人防工程内却是“有书看、有水喝,天然凉气比空调还舒服”的怡人景象。济南市人防工程避暑纳凉暨“清凉一夏”便民服务活动正式启动。佛慧山、千佛山等9处总面积11万平方米人防工程开放,并打造为提供免费饮水、文艺演出、健身休闲等功能的“红色驿站”,全力兑现民生实事承诺。

  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专题询问与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相结合。为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民生实事项目,就提升民营经济质量和水平、政策落实落地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等进行专题询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让企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齐鲁之窗宜商服务中心是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的标杆站点,通过建立“惠企政策服务群”、举办“企业家下午茶”活动、利用“泉惠企”平台,精准高效地为74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共计1200余万元。

  紧扣群众需求,将立法重点贴近民生期盼,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民生实事监督的一大亮点。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处处长何鑫介绍说:“我们采取‘小切口’立法形式,聚焦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加强非法改装监管、推动充电费用降低、靶向破解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违规停放安全等消防安全问题,新制定《济南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助推解决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市人大常委会还以深化拓展“两个联系”为抓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通过集中视察、执法检查、代表接待日等,创新开展五级人大代表联动活动,先后邀请全国人大代表15人次、省人大代表76人次参与民生实事监督全过程,形成聚合效应,把群众呼声变为掌声,助推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郝磊 通讯员 李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