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16 08:37:11
8月15日,2025中国(济南)“泉・茶”国际文化艺术周启幕。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机构以及多个国家的外交官齐聚泉城。当济南的秋光漫过趵突泉的三股水,当第一缕茶香顺着大明湖的柳丝袅袅升起,2025中国(济南)“泉·茶”国际文化艺术周便在这份“泉润茶香”的韵致里,缓缓铺展开一幅流动的东方长卷。
在健康成为茶饮主浪潮的当下,无糖茶凭借天然、健康的特性脱颖而出,备受消费者瞩目,成为青年人的“新宠”。康师傅的“茶的传人”展位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市民孟女士说,以前不爱喝茶,觉得又苦又涩。但是现在的茶饮料独具巧思,不仅去除了茶的苦涩,还不用烦琐的步骤,开瓶就能喝到甘甜的茶水,既有闽南铁观音的醇厚回甘、云南普洱茶的陈香内敛,又有潮汕凤凰单枞的兰韵高扬,很有意思。独特的采茶舞也让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舞蹈以模拟采茶劳动为核心,巧妙地融合了音乐、舞蹈与戏剧元素,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艺术。舞者们身姿轻盈、动作灵动,仿佛将观众带入郁郁葱葱的茶园,亲身感受采茶的乐趣与丰收的喜悦。
在济南举办的文化周,怎么少得了泉城元素?世福堂展位的《明湖荷韵》纯银茶器套装颇引人瞩目。它以大明湖畔绽放的荷花和宋代才女李清照的浪漫诗词《如梦令》为灵感,匠心独运地融合了传统手工制壶技艺。荷叶与花朵的精致錾刻纹理细腻生动,银光闪烁间,让人想起“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妙文字。每一次品茶,都仿佛是与李清照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传承。
品一缕线香,打一次香篆,最能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慧通盛世芳香科技集团工作人员陈女士介绍,他们是国内首家制香的企业,传承于东汉传统“和香”的制作工艺,严格遵守“君、臣、佐、辅”的配伍理论,每一款香品至少是一君、三臣、五佐、九辅18味香药。市民范女士在这里第一次体验了打香篆,她告诉记者,自己之前看电视剧的时候,就很想试试,这次在“泉・茶”国际文化艺术周上终于体验到了,非常开心、难忘。“原来真的不容易,要凝神屏气,非常仔细地压灰、放粉,才能起篆成型、引火燃香,稍不注意,就会达不到效果。也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下午,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济南文旅智库首批专家牛国栋以《清泉香茗度日常》为题进行了一场沙龙分享。在分享中,牛国栋介绍,“古时济南不产茶,却是‘南茶北饮’的中枢。济南出好水,甘泉润佳茗,自然是品茶者的乐园。”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中记述道:“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而在《老残游记》中,也有济南人喜爱喝茶的记载。时过境迁,当下济南一下子拥有了好几家茶叶批发市场,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南部山区和长清都有了茶叶栽植基地,改写了济南“饮茶不产茶”的历史。
展会现场,琴则古琴文化馆刘东岳老师弹奏了《卧龙吟》《太极》《关山月》《酒狂》等琴曲,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又似黄钟大吕,时而婉转低回,时而激昂高亢,带领现场观众穿越时空,领略古代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在琴曲的伴随下,观众还观赏了宋代的点茶工艺,茶艺师将磨成细粉的茶叶,用热水点打出泡沫,形成一碗如云似雪的茶汤,并在茶沫上“画”出诗词山水,堪称最早的“茶上艺术”。特别来看展的刘先生说,自从看了《梦华录》之后,就迷上了宋代美学,这次在现场看到这样精美的宋代点茶,“也算满足了一个心愿”。他表示,自己已经购买了相关工具和课程,回去会好好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