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18 07:26:3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济南自古就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美誉,这不仅道出了济南的悠久历史,更凸显了其自古名士辈出、文脉绵延的文化盛况。名士文化是济南深厚历史文化中一张独具特色的亮丽名片,也是城市文化底蕴与精神气质的重要体现。当前,济南名士文化资源丰富,但与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文化地位尚不相称。因此,推动济南名士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传承城市文脉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路径。推动济南名士文化高质量发展,需着力展现“济南名士多”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系统挖掘与开发济南名士文化资源,精心擦亮济南名士文化品牌,让历史名士从典籍中“走出来”、在当代“活起来”、于大众中“火下去”。通过创新表达、丰富载体、深化融合,使济南名士文化成为彰显城市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梳理整合名人名士资源规划建设济南名士馆
济南历史悠久,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4700多年文明史,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涌现出众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名士。从扁鹊、终军到秦琼、义净,从李清照、辛弃疾到张养浩、张起岩,从边贡、李攀龙到王士禛、王苹……济南名士跨越多个时代,涵盖文学、艺术、医学、政治等诸多领域,构成了济南独特的文化名片。当前,济南虽然也有一些名人故居类的景点供市民游客参观,但大量名士资源仍“沉睡”于典籍文献与民间传说之中,没有走出来、活起来、火下去,没有融入济南城市文化建设中,没有融入济南文旅发展中,没有走进市民游客现实生活中。因此,济南市可以考虑建设名士馆,为济南名士安个“家”,集中展示那些在济南历史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人物,让名士文化以更加生动、立体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通过实物展陈、数字互动、场景复原等多元手段,让市民与游客能够“可观、可感、可体验”,使名士文化真正成为可亲、可近、可传承的城市精神符号。从国内实践看,安徽名人馆系统展示了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安徽籍杰出人物及其文化风采;深圳市人才主题公园则以雕塑、数字景观等形式,生动传播人才文化,塑造了城市尊才爱才的形象。济南市可以在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的基础上,梳理整合济南名士资源,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与文旅布局,科学选址、精心谋划,建设具有济南特色的名士馆,集中展示在济南历史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作出重大贡献、取得重大成就的济南名士,集中彰显济南名士文化、弘扬济南名士精神。
发展沉浸旅游业态讲好济南名士故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不再仅仅是观光与休闲,游客越来越注重深度文化体验,每一位游客都希望能在旅途中感受和发现当地的独特魅力,体验和领悟当地的文化底蕴,真正地了解自己接触到的这片土地。当前,济南市的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多以静态展览形式呈现,缺乏体验式消费场景和文化演出活动等沉浸式旅游业态。济南市可以借助名人故居等名士文化景点,深入挖掘济南名士文化中的历史典故,打造可触可感的文旅演艺产品,营造富于叙事性、交互性、体验感的沉浸式体验场景,用艺术活化的形式讲好济南名士故事和历史文化故事,推出富有文化底蕴的文旅项目和产品,不断丰富济南文旅演艺产品矩阵。比如,去年国庆期间,济南市在大明湖南岸秋柳园的秋柳诗社推出了秋柳诗会情景互动剧。通过情景互动剧,演员们谈笑风生,吟诗作对,共赏秋景,共品泉韵,与现场游客全景互动,带领大家一秒穿越,再现当年王士禛《秋柳四章》一战成名的盛况,让市民游客在名士文化景点,通过沉浸式文化演出活动,在互动和娱乐中感悟济南名士文化,这一做法和举措值得进一步推广。
加强宣传创新
打造济南名士文化IP
短视频时代,济南名士文化的宣传不能仅仅靠官方平台的宣传,还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多个社交平台达成多元合作,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与短视频平台为济南名士文化造势,提升济南名士文化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增加流量关注,提高济南名士文化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一是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一座城成全一部剧”的说法,在近两年得到越来越多的验证。一些精心制作的音乐、影视剧、综艺和节庆节目受到广泛关注之后,这些作品关联的城市也随之被“点亮”。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聚焦“唐宋八大家”打造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最后一集围绕“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故事展开。曾巩曾任齐州知州,是济南众多名士中极其重要的一位。该综艺节目拍摄过程中,在济南多个地方取景。济南市应把握这样的契机,充分发挥节目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升济南名士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之成为擦亮济南名士文化品牌的重要传播载体。二是挖掘名士文化资源,打造济南名士文化IP。济南市可以深耕名士文化内涵,通过情感共鸣与社交价值设计,激发游客自主分享行为。打造济南名士文化IP,除了打造像李清照、辛弃疾这样的名士人物IP之外,还应打造更具有济南特色,体现济南名士文化底蕴的名士文化IP,比如碧筒饮。碧筒饮于魏正始年间发明于济南,是郑悫和文人雅客避暑雅集、饮酒作诗时发明的一种饮酒方式,也是后来很多文人墨客游历于济南,在大明湖畔饮酒作诗时常用的一种饮酒方式。碧筒饮既具有济南特色,又能体现济南名士多、诗城词都的文化底蕴,因此也应把它打造成济南名士文化IP。另外,利用名士文化资源,丰富文创产品。当前,富有创意且具有个性化和特色的文创产品受到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的青睐,也是宣传济南名士文化的有效方式。济南市可以充分利用名士文化资源中的一些内容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符合游客消费偏好的文创产品。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名士文化智慧发展
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西安分会场极具特质的《山河诗长安》,不仅让西安赢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青睐,更展示了西安古都的璀璨辉煌和深厚文化底蕴。《山河诗长安》通过AR技术实现了虚拟李白与现场演员、观众的互动,让观众感受到了曾经的长安与今天的西安跨越时空重叠,给观众呈现出了一场集文化、科技、情感于一体的视觉盛宴。济南市也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AR技术等在名士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积极运用场景化、科技化、时尚化手段,创新名士文化呈现方式。比如,可以运用AR技术实现名人名士与市民游客的互动对话,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市民游客提供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让游客沉浸式感悟济南名士在济南生活、游历、任职时的重要场景和历史典故,增强市民游客参与感、体验感和认同感,让济南名士文化可听、可看、可触、可感,让济南名士文化资源活起来。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5年度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济南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NSK2025B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