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19 07:24:05
8月23日,我们即将迎来处暑节气。处,去也,这意味着夏天马上就要终结,持续数月的酷暑终于要远去了。
英国诗人塞缪尔·约翰逊说:“人是短短的夏天,人是一朵花”。
大部分花都是在夏天绽放得最为蓬勃而热烈。万物竞茂,于斯为盛,阳光盛开的夏季其实是美好的季节,特别是在她将要结束的时候,突然令人感觉留恋!
光影斑驳间的夏日故事
夏天以什么样的情形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很多“70后”“80后”的脑海中,都留存着井水冰镇西瓜、竹竿粘知了、傍晚时分家家在院内大树下摇蒲扇乘凉的画面。当年县城教室外嘹亮悠远的蝉鸣,30多年过去,每到夏天,那响亮的歌唱似乎都还在窗外回荡……
时光远去,水井消失了,庭院拆除了,蒲扇不见了,剩下的,只有初夏傍晚流淌的热风,以及树叶间隙里漏下的那片片斑驳日光。
夏天是一个有着充沛情感的季节,也给了众多人讲故事的灵感。
大银幕上演过很多关于夏天的故事,它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这些影片或炽热、或清新、或温情,呈现出各种关于夏天的打开方式。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聋哑恋人之间的相互鼓励与支持,面对困难挫折也勇敢不放弃。最宁静的大海,最澎湃的情怀;最纯粹的爱情,最简单的心灵。
《盛夏光年》,三个孩子的成长,各自保守秘密的青春时光。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校园里的夏日,没有结果的爱,只剩下一片草长莺飞的怀念。大概这是一个太美的意象,五月天、林忆莲、陈冰都有同名歌曲。
《菊次郎的夏天》,一个留守男孩,一个落魄中年男人,共同开启一段充满欢笑与泪水的寻亲之旅,超越年龄、纯真质朴的情谊,彼此被对方治愈。配乐的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夏日阳光的活力。
《夏天的滋味》,中产家庭中存在的忠诚与信赖、背叛与怀疑。越南的夏天,湿漉漉的雨季,清新淡雅的画面,如明信片一般精致。
《托斯卡纳艳阳下》,婚姻失败的失意女诗人,在阳光美丽的托斯卡纳重新找到新的人生目标与爱情。地中海的阳光蕴含着炽热的情感,丰沛而浓烈。
《夏天的故事》,布列塔尼亚海边的浪漫夏日,青春的故事里很多时候没有对错,年轻时的喜欢总是来得非常轻易。青春的迷茫、夏日的慵懒,一切都摇摆不定,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讲故事的人用光影记录下了这一个个不同的夏天,像是一扇任意门,带我们走进不同的风景,那些热烈的风、森林的绿、瓜果的甜、突然的雨……都通过镜头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夏日限定记忆。
我有间中“逃暑”方
不管我们如何诗情画意地描绘夏天,但说到夏天,人们最认可的还是就一个字:“热”!
今天热,过去也热。
宋代虽然“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但三天显然不够舒畅地度过大热天,于是就有人给自己放个大“暑假”。
古人没有空调,大夏天里抗不过炎热,只有一个字——“逃”。
大家都知道宋代有个潇洒的书法家叫米芾。他最有名的作品当然是《研山铭》《蜀素帖》,但人家还有个著名的《逃暑帖》。
这个帖子70余字,流传到今天已经有8个剥落不能辨识。但中文的好处之一就是落下几个字,仍然不影响理解其意思。
这个帖子是米芾写信给当朝的权贵同仁,称自己因怕热而逃暑于山,顺便给朝中同僚显摆一下,山中凉爽、“幸兹安适”。
专业人士评论说:此帖恬淡无华,用笔结字,宁拙毋巧。锋毫敛放有度,逆锋明显,深沆含蓄,大有“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的气概,高逸之至。
——别说书法本身看不懂,就连这评价一般人也基本看不懂。总之就是写得很好、极好、非常好!
然而跟很多珍贵的文物一样,这幅书法作品并不在中国,是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米芾是大书法家,或许有资格一言不合就到山里“逃暑”。作为今天的上班族,你要是没有米芾的才华,还是老老实实上班吧。
奉行“逃”字诀的人有不少,陆游有一首诗,题目叫《逃暑小饮熟睡至暮》,大夏天里太热怎么办?喝点小酒然后熟睡,睡着了就不热了,得算是逃暑逃到了梦里!
清代有个山东诗人郝懿行,也有诗写道:人言三伏暑天长,我有间中逃暑方。山气西来间带爽,窗风北过午生凉。心清不借甘瓜镇,几静惟闻古墨香。更喜眠余湘簟冷,蝉声乱落读书床。“蝉声乱落读书床”,诗人看世界的感受委实与平常人不同,对没完没了的蝉鸣我们只觉得聒噪,但用诗人的话说出来,就是另一番高雅脱俗的感觉。
说到书法家的夏天,还有一个著名的《夏热帖》。其作者是唐末五代的杨凝式。杨也是名盛一时的大家,此帖曾刻入《三希堂法帖》。
作为书法家,杨凝式比较有个性,“素不喜作尺牍”。他的作品多为佛祠寺院题壁之作,曾经为两百多座寺院挥毫泼墨。
但就算古人不常搞拆迁,写在墙上的也当然不如“绢保八百、纸寿千年”这般能传世。杨凝式一共只有四幅作品流传下来,《夏热帖》便是其中之一。
这也是一封信札,只有32个字,也有多字已漫漶不清。内容大致是因天气炎热,送给僧人“酥蜜水”表示问候。
“酥蜜水”是一种什么水,今天我们已无从知道。想来应该是一种晶晶亮透心凉的高档消夏饮品,但对拥有星冰乐、麦旋风、哈根达斯的现代人来说,也并不值得多么向往。倒是书法家与僧人朋友在大夏天里互相关心的情谊,颇为令今人倾羡。
“一个夏天就这样生活”
处暑过去,紧接着就将迎来白露,然后就是秋分、寒露和霜降。
仿佛在几个词语的交替间,天气就凉了起来。这一年奔着尾声而去。
前几天小红书、微博、朋友圈里突然掀起一股“八月你好”的许愿风潮,大家竞相赛出甜咸交织的月初文案,翻篇的句子一列排开,仪式感十足。什么“八月,一路向阳,愿你从容热烈,不慌不忙”“八月,时光温婉,夏颂秋祺,希望我们都在被光阴治愈”“八月,请善待我这棵富婆苗子!”
林徽因曾经在诗中写道:“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在夏季与新秋之间,八月的存在感似乎没有那么强。然而季节交替总是容易升起时光易逝的感喟,毕竟盛夏万物繁茂,眼见草木渐衰、最后一朵花难免令人留恋。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是一首全世界都广泛流传的歌,德国影片《英俊少年》曾用为插曲,日本电视剧《阿信》中也出现过,是很多高音歌唱家在音乐会上都会演唱的经典歌曲。
这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谣,19世纪爱尔兰著名诗人托马斯·摩尔重新填词: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所有她可爱的侣伴都已凋谢死亡……
歌词偏伤感,作者借夏天最后一朵玫瑰来比喻爱情和青春即将凋谢,抒发对美好事物逝去的依恋心情。曲调舒缓婉转,激起过许多伟大作曲家的灵感,贝多芬、门德尔松、弗洛托都曾基于其进行过创作。
世界上有无数人度过了无数个夏天,每个夏天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来看下诗人顾城所记下的“一个夏天”的故事:
中午的影子让我忧愁
它向西边就飘过去了
一枝枝都像水草的叶子
一个夏天就这样生活
水湾平静地流着洪水
一支歌唱出了许多歌敲一敲台阶下还有台阶石头打出苹果的青涩一棵树也锯成许多许多烟和咳嗽最喜欢搅和娃娃笑总比哭令人快活风起时门前已经空廓——顾城《一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