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济南迎来交通营城“大年”,对城市格局、市民出行有何影响?

舜网-济南时报

2025-08-22 07:13:05

  8月7日,济南高新东区云巴空载运行;8月10日,济南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通车;8月17日,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盾构段掘进完成……近期,济南在建重大交通项目陆续迎来重大节点。展望2025年底,济南云巴,地铁4号线、8号线等线路将正式通车运营,省会迎来了交通营城的“大年”。这将对济南城市格局和市民出行产生什么影响?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济南迎来交通营城“大年”,对城市格局、市民出行有何影响?

图为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

  引导人口向黄河北集聚

  交通营城,剑指黄河北。位于黄河北岸的起步区规划面积798平方公里,为规划的城市副中心,与济南现有建成区面积相当。按照今年1月获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起步区作为主城区的一部分,济南将引导中心城区内人口向起步区等新动能发展空间集聚。

  2021年以来,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凤凰大桥、黄河大桥复线桥、齐鲁大桥等4条跨黄通道相继建成通车,创造了起步区范围内平均一年通车一条桥隧的建设纪录。最新数据显示,通车以来,最繁忙的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至7月底,总车流量超1096万辆,日均近4.4万辆。

  2021年10月,首条穿越济泺路隧道的公交线路K260开通。自K260路开通至今,该线路共穿越济泺路黄河隧道14.56万余次,行驶里程297.2万余公里,运送乘客281.34万余人次。老家在黄河北的王军如今驾驶着K260路穿行于家乡的土地上,他细数着变化:“济泺路北延黄河隧道通车了,黄岗路隧道也贯通了!看着从小长大的地方人气越来越旺,心里头是真高兴!”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处长周建国告诉记者,济南市正不断加快推进黄岗路穿黄隧道、航天大道黄河隧道、济滨高铁济南公铁大桥等跨黄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黄河两岸交通联系,服务“四港三区”及黄河北岸发展。同时,实施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如G220黄河北段改线、G308章丘西段改扩建),打通济南北部过境大通道。

  提前布局公交轨道双网融合

  除了正在空载试运行的济南云巴,当前,济南多条地铁线路也都在按照计划推进中。8月14日,地铁7号线工业南路站至华能路站区间左线盾构机始发;地铁4号线于近日全面启动了动车调试,为后续空载试运行创造条件;千佛山站TOD综合开发项目于日前首模垫层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工程正式迈入结构施工新阶段。

  作为公共交通的关键“两翼”,公交与地铁存在制式、形态、运能的差异,济南提前布局两种交通方式的接驳。在济南地铁安成街站可以换乘街区约巴520路畅游济南中央商务区,在地铁鲍山站可以换乘K280路、K285路、581路去往济南国际陆港、虞山大道以及山东建筑大学附近,在张马屯公交站,市民下了BRT8、B57等多条公交车可以直接进入济南地铁3号线张马屯站。

  济南公交营运市场部副部长付志刚告诉记者:“在地铁覆盖不到的地方,我们加强接驳。目前与济南地铁1、2、3号线接驳线路达到218条,占到市区406条公交线路的一半以上,等今年底地铁4号线、8号线通车后,预计接驳线路达到240条以上。地铁成网后,公交也要随着转型,这对整个城市公交发展是有好处的。”

  打造内畅外联的门户枢纽

  交通营城,落子“枢纽”,一子动而全局活。近年来,依托“一轴二廊三通道”综合交通主骨架,济南市着力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密网络,加快构建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的综合立体通道体系。

  作为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重大项目,目前,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正加速推进中,在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西飞行区等区域施工现场,数十台塔吊、千台机械设备、上万名工人同场施工作业,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

  济南国际机场建设有限公司总工办主任曹正龙告诉记者,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成后,济南机场将拥有3条跑道,飞行等级升至4F最高等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2万吨运输和所有机型保障需求。

  济南还重点打造了董家铁路物流枢纽、济南空港、小清河主城港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莱芜钢铁五大综合货运枢纽集群,形成内陆沿海双向开放枢纽。中欧班列2024年开行1029列,连续五年居全省首位。发挥小清河复航效能,打通济南“通江达海”新路径。

  着眼未来,济南将加快完善“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推进章丘至庆云高速、济南都市圈环线南环段、济南至临清(齐河段)、济南至阳谷(齐河段)等项目建设,提升区域通达效率。济南还将持续完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加快推进济滨、济枣高铁建设,谋划德商、莱临高铁。 (据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