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从田间到银幕农民导演!韩克:20多年坚守让非遗蟠龙梆子破圈新生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25 08:06:52

  扛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成演员。作为济南市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团长、省级非遗传承人,“80后”韩克用20多年时光,带领乡亲们将濒危的蟠龙梆子从田间地头搬上电影银幕,创下40部龙标电影的佳绩,走出一条“戏曲+影视”的非遗创新之路。这个有着300年历史的山东地方剧种——蟠龙梆子,唱腔旋律美,剧目接地气,却曾面临“排练就赔钱”的生存困境。2002年,刚接手的韩克为维持戏班,放下了年轻人的顾虑,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资金与演出机会。他骑自行车往返80里进城打零工,甚至挨家挨户募捐。“最难时睡水泥板、吃剩饭,但绝不能看着老祖宗的艺术断送。”为了发掘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他重建剧团,让羊倌、兽医等普通农民变身舞台明星,四里八乡首次搭起专属戏台。“这蟠龙梆子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绝不能让它在咱手里断了根!”韩克说。

从田间到银幕农民导演!韩克:20多年坚守让非遗蟠龙梆子破圈新生

  20多年来,他带领着剧团,从乡村简陋小舞台,一步步走上了国际银幕。这是韩克(右一)在演出前指导演员表演动作。

从田间到银幕农民导演!韩克:20多年坚守让非遗蟠龙梆子破圈新生

  每周开办公益戏曲课堂,更好地把省级非遗蟠龙梆子传承下去。

从田间到银幕农民导演!韩克:20多年坚守让非遗蟠龙梆子破圈新生

  蟠龙梆子剧团成立了党支部,在新时代创作更多老百姓喜爱的作品。

从田间到银幕农民导演!韩克:20多年坚守让非遗蟠龙梆子破圈新生

  如今有了蟠龙梆子乡村文化孵化园—这是一个集影视制作、演艺培训、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乡村文化产业集团。

  2007年,韩克做出惊人之举——用家用DV拍摄戏曲电视剧。4个月摸索,30万网络点击量印证了“农民也可以拍戏”。2022年,剧团作品《吴来朝》斩获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奖,全国农村院线放映1.1万场。其中《崖上人》荣获澳大利亚盐湖城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剧情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上世界舞台的重要代表。从大集表演到走上世界舞台,蟠龙梆子已形成“舞台+影视+数字”的立体传承模式。

从田间到银幕农民导演!韩克:20多年坚守让非遗蟠龙梆子破圈新生

  韩克向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的学员分享经验。

从田间到银幕农民导演!韩克:20多年坚守让非遗蟠龙梆子破圈新生

  创新戏曲微短戏在各网络平台十分火爆,观看量过千万。这是在拍摄新微短戏《借“鸡”敛财》。

  自此,蟠龙梆子剧团在这条新征途上越走越远。通过韩克不懈的努力,剧团已经连续14年26次登上央视的舞台。剧团累计开展送戏下乡220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300余场,服务群众超150万人次。2024年更以4部戏曲电影参展中国戏曲电影展,剧种数量仅次于豫剧,居全国第二,其影响力愈发广泛。“现在拍防诈骗、移风易俗题材,要用乡亲们听得懂的话讲时代故事。”韩克介绍,通过戏曲电影和微短戏等新形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济南故事,让非遗文化“破圈”传播。

从田间到银幕农民导演!韩克:20多年坚守让非遗蟠龙梆子破圈新生

  韩克(左一)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还当伴奏乐手等。

从田间到银幕农民导演!韩克:20多年坚守让非遗蟠龙梆子破圈新生

  白天拍摄,夜里韩克在剪辑室里一帧一帧地筛选画面,精心调整配乐,仔细剪辑。

  “所有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以及团队坚守。”这位身兼济南市政协委员的农民导演表示,将继续深耕“两创”实践,让古老梆子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