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27 09:19:02
近日,央视曝光了沙金首饰市场的乱象。沙金饰品因外观与黄金极其相似、价格低廉,迅速成为热销产品,被不少消费者视作“黄金平替”。同时,也有不少消费者因“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问题展开投诉。针对这一市场现象,记者展开走访。
◆线上直播间的百元“黄金平替”
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依旧有不少店铺销售沙金饰品。
某品牌网店宣传界面,一款标榜“提纯沙金、实心爆款、不掉色、古法传承”的越南沙金手镯,售价189元。
“这些产品主打越南沙金、缅甸沙金、泰国沙金,内外颜色相同,且永不掉色。”在一则沙金饰品直播间,主播展示一款售价137.54元的“提纯沙金”手镯,上面标注了“检验签证”“工艺、尺寸”等字眼。
主播解说的同时,旁边的助播用火灼烧一枚戒指,然后放入清水中,戒指迅速恢复金黄色,以此证明其“真金不怕火炼”的特性,同时强调“价格远低于黄金,绝对的‘平替’产品,一件仅一两百元”。
记者搜索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已有消费者就“沙金饰品掉色”“沙金饰品虚假宣传”向相关电商平台维权。
三个月前,消费者张女士通过电商平台选购了一款售价几十元的沙金手镯。“当时买来用于婚礼现场佩戴,买个便宜的‘金手镯’磕了碰了也不心疼。”张女士介绍,商家在页面明确标注纯沙金、999材质、严选等宣传标语,到货后产品外观和黄金极为相似,并无异常,“三个月后,再拿出来佩戴了几个小时,结果手镯上出现了很多斑点。”
“客观地说,人的汗水会腐蚀镀层,使得产品掉色。店内摆放的9款沙金饰品,主要是为了丰富产品类别。这种饰品仅在妥善保存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半年至一年不掉色。”8月25日下午,历下区乐优杂货铺,“90后”主理人张倩倩正在直播间售卖店内产品,她告诉记者,沙金首饰主要采用黄铜作为原材料,在表面上电镀了0.05微米的黄金,可以模拟出黄金的质感。不过,由于电镀层较薄,长期佩戴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
◆线下商户标注“非黄金”
8月25日下午4点,记者走访了各大知名品牌的金店。“最近还真有不少客户来柜台询问沙金,我们内部培训时也针对这种产品的款式做了分析。”一家品牌金店店长张经理拿出一款黄金饰品,“消费者将黄金放在手里时,会因为黄金的高密度产生一种‘压手感’。相反,沙金饰品就没有这种感觉。沙金由于基底是密度相对较小的铜合金,整体重量要远轻于同体积的黄金。”
记者在西市场周边一家黄金回收店看到,货柜里也摆放着几款标记为沙金的饰品,不同的是,商家在此类产品的旁边放置了“非黄金”标识牌。
“这款金黄色的戒指就是越南沙金吗?”记者问。
“别相信这些所谓的越南提纯沙金、缅甸沙金、泰国沙金,这些多数是噱头。”商户介绍,市面上销售的沙金制品主要是铜合金或镀金的仿真饰品。沙金的含金量仅是黄金含金量的百分之五左右,不过沙金打造的首饰,表面也呈金色。“之所以标注‘非黄金’,主要是因为当前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沙金饰品,与黄金并无关系。”他强调,“开门做生意,让消费者找上门来很难处理,还是标注清楚的好。”
◆形成良性有序的产销链条
“一百多块钱怎么可能买到足金手镯?消费者买沙金,图的不是‘含金量’,而是买个款式和样子。”赵女士的观点,代表了许多消费者的共同想法。设计感强、价格低廉,是很多人选择沙金饰品的主要原因,也有不少消费者购买,用于婚礼、庆典等场合充当道具。
“并不是所有沙金饰品都是劣质产品。”记者致电义乌市川空饰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宜良介绍,沙金本可以凭借亲民的价格和丰富的款式,满足大众日常搭配的需求。问题在于,部分小作坊为牟取利润,完全无视国家标准,肆意添加镍等有害金属,导致目前市场上沙金饰品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尤其是针对线上网店的直播带货,呼吁电商平台严审商家的售货资质,对使用足金、质感、永久保色等话术的主播加强监管。”赵宜良说。
对此,山东锦强法务工作室律师王凯枫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一旦销售金额达到法定标准,可能面临罚金、拘役或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
记者在一则沙金科普短视频评论区,看到这样一则留言:“让沙金回归平价饰品的本来面目,形成良性有序的产销链条,杜绝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