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扎根深山23年 济南长清区护林员张传林登上中国好人榜

舜网-济南时报

2025-08-28 06:50:33

扎根深山23年 济南长清区护林员张传林登上中国好人榜

张传林

  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举行。济南市长清区护林员张传林登上中国好人榜。

  薪火相传

  为了“护绿”扎根深山

  张传林的父亲原是大峰山林场的一名老护林员,早些年父母住在山上,张传林带着妹妹住在山下,时常上山与父母见面。上山的路满载着他成长的记忆,山上的草木犹如伙伴般亲密。

  1995年,张传林在大峰山北的护林点干临时工,开始了护林生涯。父亲告诉他:“护林员很苦,干就得干好。”张传林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2002年,父亲因病去世。张传林带着对这片山的感情和对父辈的承诺,正式成为大峰山林场的新一代“守护神”。

  在大峰山林场最高的山顶上,一座50平方米的屋子、一张铺着几层被子的床,一个煤炉子……成了张传林的办公室,也成了他的宿舍、他山中的“家”。

  张传林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从山下几公里外带上来的。尤其在冬季护林防火期,因每天都要驻守在山顶瞭望台随时关注着林场的火情,他不敢随意离开,只能趁着下雪下雨天下山从家中拿点面条、菜和干粮。

  早年,山上没自来水,用水做饭都要到半山腰的峰云观去挑水。一次来回3公里、花一个半小时,张传林每天要挑2趟。山顶寒冷,取暖的煤也是从山脚下挑上山的,每趟挑60个煤球,挑一次可以烧3天。要是遇上阴雨天,地湿路滑不好走,煤球也得省着用。吹着寒风,守着山林,听着山下远处的鞭炮声,张传林在山上度过一个又一个除夕。

  默默守护

  他是青山的孤独卫士

  穿着迷彩服,拿起望远镜,腰间别着对讲机,携带一个观测记录本,这就是张传林每天的工作。观测火情要有绝对的眼力和门道。多年来,对防火、巡山、护林,张传林总结出了“白天看烟,晚上看光”的经验,一旦发现火光或烟,就及时预警。

  张传林每天至少巡逻2次,早晚各一次,一次巡逻都要花费2个小时。每到假期,来大峰山的游客就比较多,普及消防知识、提醒游客注意防火成了他工作的重中之重。张传林说,越是节假日越要看好林子。别人休闲他紧张,游客越多他越忙。

  有人给张传林简单地算了算,他每天要走30多公里路。从2002年到现在,张传林磨坏了多少双鞋子,他已经记不清了。

  驻守在深山中,最难忍耐的就是寂寞。直到山顶安装上卫星接收器,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入住小屋,张传林的护林生活才有了山外的声音和色彩。除夕夜,他终于也有了春晚的陪伴。

  舍家为公

  用大爱诠释护林人担当

  在张传林心里,最为亏欠的就是家人。他说,看护好这片山林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对家人的愧疚,只能埋藏在心底。

  一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当时只有7岁的儿子来山上陪伴他。晚上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电闪雷鸣,屋子里的电线烧毁,雨水也打进来了,整个屋子“咔咔”地响。他赶紧背起儿子冲出屋子往山下跑,衣服都没来得及给孩子穿,回到家父子俩都淋成了“落汤鸡”,把妻子吓得不轻。

  直到现在,只要是下雨阴天他在外面,妻子就提心吊胆放心不下。妻子徐丽菊心脏不好,有次她突然休克,看病输液,张传林都不在身边,全靠本村的姐姐帮忙照料。张传林噙着泪水满含愧疚地对妻子说:“既然国家把这片山林交给我,就得看好它啊!”

  2025年除夕,万家团圆时,58岁的张传林正裹着大衣,手持手电筒走进夜色。这已经是他第20年放弃与家人团聚,选择在山上守护新春了——清晨6点巡查山脚村落,逐户张贴防火告示,紧盯监控屏幕,连爆竹碎屑飘落的位置都要记录。

  家人劝他:“下山吧,儿子女儿都回来了。”他摇头:“林子安全,才是真的团圆。”

  从青丝到白发,二十三载坚守,张传林将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巡护的脚步,用一次又一次的山路行走,丈量出对青山的无言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