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群众身安,我才心安”——村支书李富胜在暴雨中挺起“人民至上”的坚实脊梁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28 10:05:16


  今年7月22日凌晨,一场罕见的暴雨突袭莱芜,短短5个小时,最大点降雨量达364毫米。莱芜北部山区部分村庄遭遇山洪,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面前,莱芜区雪野街道富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富胜毅然决然挺膺而上,带领支部成员,不惧危险,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在疾风骤雨中送出了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群众的心房。

“群众身安,我才心安”——村支书李富胜在暴雨中挺起“人民至上”的坚实脊梁

  刚将老人背出,身后传来房塌声

  7月21日23时,听着深夜里的雨声,李富胜没有一点睡意。此刻,他的心里,装的是村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2日凌晨1时,雨还在一直下。李富胜不放心,穿上雨衣来到河边。此时,通天河里的水已变得汹涌起来。李富胜马上安排支部委员崔凯联系山洪预警户,让他们赶快转移。

  雨越下越大,站在村委会所在地的二楼走廊上,李富胜看到河水已漫过两座桥面。情势危急,必须立即转移群众!

  最让李富胜担心的,是79岁的朱思兰老人。朱思兰年事已高且身患疾病,行动不能完全自理,两个儿子又常年在外打工,一旦屋内进水,老人生命便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刻不容缓!李富胜叫上崔凯和另一名支部委员孙延峰,蹚水来到朱思兰老人的家门前。不断敲门、大声叫喊却始终未得到回应。孙延峰翻墙而入,用力推开屋门时,里面的积水已与床齐高,而老人还在睡梦中。他们给老人穿上衣服,合力将其救出。

  最惊险的,应当是救助商维海老人了。80多岁的老人一个人睡在土坯屋里,当发现屋内进水时,积水已漫至腰间。“我想开门逃生,却根本打不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老人仍心有余悸。

“群众身安,我才心安”——村支书李富胜在暴雨中挺起“人民至上”的坚实脊梁

  就在商维海绝望之际,一束光穿透雨幕——李富胜推开房门,背起老人冲了出去。刚走出大门,身后便传来房屋倒塌的声音。“晚几分钟,我就被砸在屋里了,是李书记帮俺捡回一条命。”商维海哽咽道。如今,村委会办公室的墙上,一面写有“心系村民 尽职尽责 热情帮助 温暖人心”的锦旗,饱含着老人深深的感恩之情。

  三个人,一条心,一股劲,一个信念。一直到凌晨4点多,李富胜带领两名支部委员,一一将身处险境的12名村民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带。这其中,多为鳏寡孤独和行动不便者。虽然部分房屋受损,但全村无一人伤亡。

  “我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更是一名老党员。”李富胜说,“只有群众安全了,我的心才安。”

  “风雨中的守护者,值得最响亮的掌声”

“群众身安,我才心安”——村支书李富胜在暴雨中挺起“人民至上”的坚实脊梁

  第二天,云收雨散,忙碌了一夜的李富胜、崔凯、孙延峰并没有回家休息。8时30分,李富胜召集村党员群众代表开会,主要议题就是开展生产自救。

  榜样是最好的力量。很快,50多名党员群众自发走上街头,开始灾后重建工作。仅用3天时间,就将被冲毁的道路沥青、碎水泥板等清理完毕,一条简易的村民出行道路得以打通。

  此次洪灾,造成村内6座桥梁不同程度毁坏。村委会想方设法筹集水泥等物料,开展桥梁修复工作。截至目前,共修复栏杆50余米,修复河道护栏和堤堰200余米。

  受灾群众的困难,李富胜一直牵挂在心。商维海的土坯屋被冲毁后,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李富胜安排工作人员帮助老人提交了农村危房改造申请。

  一位村民在微信群里写道:感谢村领导在洪灾中冲在第一线!洪水袭来时,是你们挨家挨户喊人,是你们冒雨疏通河道、堆沙固堤,是你们把老人孩子背到安置点……谢谢你们!风雨中的守护者,值得最响亮的掌声!

  “最好的褒奖,来自人民群众的口碑。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心系群众呢?”李富胜说。

“群众身安,我才心安”——村支书李富胜在暴雨中挺起“人民至上”的坚实脊梁

  “我给书记打满分”

  “如果满分是100分,你给李书记打多少分?”

  “我给书记打满分!”78岁的老党员李清水的回答没有一丝犹豫。

  李富胜沉下身心,撸袖实干,和群众心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乡亲们口耳相传的“好书记”。

  每当有村民因为水管年久老化、田间排水不畅等问题求助,李富胜从不推脱,立刻联系人员维修。但他觉得,维修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真正解决问题还得治本。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带领村“两委”干部把全村管路进行了全面升级,彻底解决了用水难题。又通过实地勘察,咨询专业人员,找出了田间排水症结,进而改进排水系统,有效解决了各种难题。

  针对老年人种地难、增收难等现实问题,李富胜带领村“两委”积极推进土地集中流转,累计流转土地2000余亩,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还带动了特色果树种植,为村民在家门口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增收致富。

  每个周六中午,富家庄村的幸福院里都会飘出饭菜的香味。75岁以上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拉着家常、吃着热乎的饭菜。行动不便的李书兰则会在家中准时收到上门送餐。“每回都来送,有肉有菜,送到家都是热乎的。”老人高兴地说。

  在村里,独居和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一直是李富胜内心最牵挂的。他带领村“两委”定期上门探望,依托村幸福院,每周开展一次“放心餐”。每逢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也会向老人发放生活物资和慰问金。

  李富胜用6年多的时光,在富家庄村刻下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印记。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各类乡村振兴的政策汇编,笔记本里标注着每一个待办事项,心头则始终记着村民的急难愁盼,就像他常说的:“群众的小事,就是咱心头的大事。”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柳尧杰 亓楠楠 刘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