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实质化解 24名人大代表入驻槐荫区法院工作站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8-28 10:16:33

  “终于写完了!”当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已在电脑前整整写了一个下午的董素珍终于松了一口气。她靠在椅子上,稍事休息了一会儿。突然,她想起了什么,于是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打给一位当事人的。“李老师您好,对于您反映的问题,我有一个建议,这会儿方便吗?我们沟通一下如何?”在电话中,董素珍像拉家常一样,不仅帮助对方解疑释惑,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

  这一天,恰好是槐荫区人大代表董素珍入驻槐荫区人民法院“代表来了”法院工作站的第30个月。

  目前,包括董素珍在内,已有24名槐荫区人大代表入驻法院工作站,他们中有的担任调解员,有的担任陪审员,有的担任监督员。

  2022年8月,“代表来了”法院工作站在槐荫区法院揭牌成立。

  按照工作站的运行机制,当事人诉至法院的纠纷,经立案后,适宜委托调解的,经征得当事人同意,在转入审理前,可以委托给人大代表调解员调解,如果规定期限内调解不成功,法院继续开庭审理;调解成功后,由法院出具相应的司法确认书或调解书。

  工作站成立以来,槐荫区法院乘势而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通达社情民意的优势,积极探索人大代表与法院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做深做实“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切实把人民民主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强大效能。

  区人大代表张华滨也是一位人大代表调解员,在一起涉及120多户居民的物业纠纷中,他连续3次实地走访并召开协调会,倾听群众诉求、查看物业服务,最终找到了双方矛盾症结所在:物业公司收费标准并不高,但在运营和服务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瑕疵。同时,业主对停车管理、电梯安全、卫生清洁等方面提出的一些要求也是合理的。

  接下来,张华滨与办案团队一起“趁热打铁”,在住建、街道办、社区等部门单位大力支持下,最终促成解决方案:物业公司对业主提出的合理要求清单式整改,业主根据整改进度补交费用。60余户业主对各方工作和物业整改情况十分认可,第一时间补交了物业费。剩下的业主也参考这种模式,根据物业公司整改情况陆续补交物业费。该起纠纷得以化解,不仅防止了120多件类似案件的产生,还解决了居民关心已久的民生问题。

  “人大代表来自基层和民间,熟悉乡土民俗,了解邻里关系,知民情、懂民意,善于与群众沟通,深得当事人信任。邀请他们担任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团队,在参与中实施监督,能够促进很多纠纷化解在源头和萌芽状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槐荫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元宏说。

  以监督促公正,法院工作站的平台作用日益凸显。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高洪雁,在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时,发挥自身熟悉群众工作的优势,与法官法律思维形成优势互补,法院工作站成立以来参与审理案件300余件,切实监督司法运行。

  人大代表调解员为全面掌握案情,找准纠纷产生的真正原因,常常到纠纷发生地了解情况。2023年,董素珍调解的几起物业纠纷让她深有感触。一些物业公司确实存在服务意识弱、质量低的问题,如不能改善现状,纠纷还会不断发生。她认真分析案件中物业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际困难,用了两天时间向槐荫区法院提交了一份《关于提升物业公司服务水平的建议》。法院经过认真研究总结,形成了司法建议,将问题反馈给物业公司,解决物业纠纷的根源性问题,让居民和物业关系实现和谐相处。

  法院工作站成立3年以来,24名人大代表除参与调解各类民事纠纷、参加案件陪审外,现场监督执行活动24场次,组织旁听案件19场次,提出意见建议14项,推动完善机制1项。在担任调解员、陪审员,以及见证现场执行活动的同时,入驻法院工作站的人大代表还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工作建议,有力推动了辖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实质化解,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