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新修订《济南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今起实施,为残疾人生活添保障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01 08:22:48

新修订《济南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今起实施,为残疾人生活添保障

  近日,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通过了《济南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该法规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规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汇聚全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资源,从教育、就业、康复、权益维护等各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法治保障体系,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每一位残疾人,切实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修订《济南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今起实施,为残疾人生活添保障

法治护航让残疾人幸福感成色更足。(沙文婧 摄)

  以法治之力织就更密更暖保障网

  《济南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自1994年制定出台以来,分别于2002年和2013年进行了两次修订。立足残疾人服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济南实际,2024年启动第三次修订工作。据了解,和前两次不同,此次修订工作“主打”三个“注重”。一是注重紧跟形势任务新要求,以上位法为遵循,与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律法规紧密衔接,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注重实践创新,总结本地实践经验和创新举措,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制度规范;三是注重稳中求进,既保持总体框架稳定确保制度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又注重细节优化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规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订在征集各方意见环节,先后召开10余场专题座谈会,实地到残疾人康复、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及残疾人家庭走访,发放调查问卷1万余份,书面征求41个部门单位意见建议。作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地方性法规,新修订《规定》从多维度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便捷服务与坚实法律依据,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市残联工作人员表示,“新修订《规定》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环境、社会保障、文化生活、权益维护等方面作出了更细致、更具操作性的规定,要求我们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保障’,从‘普惠服务’迈向‘精准施策’,确保各项关爱举措落地生根”。

  打出职能资源组合拳 服务升级温暖启航

  与以往不同,新修订《规定》汇聚整合教育、卫健、人社、住建、交通、民政、医保、文旅等多部门职能资源,通过互联共享和服务创新,推动残疾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在加速度、提质量、升温度上实现持续提升。

  就业支持“再加码”。进一步落实按比例就业刚性要求,《规定》明确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逐步建立按照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预留制度;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市、区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发的适合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服务的公益性岗位,应当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专项用于安排残疾人就业。未来,残疾人就业帮扶将更普遍,就业渠道将更宽广、质量将更提升。

  “新规让我们企业对吸纳残疾人就业的责任更清晰,信心也更足了,期待与政府一起为残疾人创造更多体面工作的机会。”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

  无障碍环境“再提质”。升级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管理标准,《规定》明确无障碍设施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对无障碍设施及其标志标识履行维护和管理责任,保障无障碍设施功能正常和使用安全,并对相关违反规定的情形加大处罚力度;加速既有设施改造,改(扩)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城乡道路、残疾人集中就业场所等,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既有的不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的居住建筑、居住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交通运输设施、城乡道路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无障碍设施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期待家门口的路、常去的公园、办事的窗口,无障碍设施能更完善、更好用,让我们走出家门更轻松、更安全。”肢体残疾人王女士对此充满期待。

  康复教育融合“再深化”。“孩子能进家附近的好学校,得到适合他的教育支持,这是我们家长最大的心愿。”一位残疾儿童家长道出了众多家庭的期盼。新修订《规定》明确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残疾儿童免费学前教育和残疾学生免费高级中等阶段教育,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康复服务可及性和专业性,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应当成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委员会,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咨询。区县人民政府应当至少设立一所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机构,街道(镇)应当建立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等服务,努力让服务延伸到残疾人“家门口”。

  从生活保障到康复教育,再到就业扶持,《济南市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的实施将从多方面解决残疾人群体的难题,在法治护航下努力让残疾人幸福感成色更足,为残疾人群体融入社会、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