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嘀,智造济南加速加载中……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03 07:24:09

嘀,智造济南加速加载中……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已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直以来,济南市各区县立足差异化布局,在这些关键领域精耕细作。从政策筑基到场景赋能,从算力突破到产业集聚,从校企协同攻关到成果本地转化,济南正全力撬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擘画“智造济南”新图景。

嘀,智造济南加速加载中……

  依托高能级创新平台

  构筑“雨林式”创新生态

  对于历下区来说,“智造”依托的是高能级创新平台。

  近年来,该区锚定“科技策源引擎、成果转化枢纽、产业创新阵地”三大核心功能,瞄准创新驱动不断发力。

  今年上半年,历下区技术市场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居全市首位。全区研发投入填报量达88.1亿元,同比增长5%;历下区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路演、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鼓励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投硬”,全力推动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国产通用机器人操作系统项目”和“低热值煤制清洁能源燃料环保节能项目”各获山东省股权投资500万元(拨投各半);山东中医药大学研发的3个项目获山东省“先投后股”股权投资立项,项目资金共1400万元。金融的有效助力加速了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夯实产业成长基础……

  与此同时,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已经拔地而起,历下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齐鲁科技金融大厦作为济南科技金融标杆园区,正构建“创投基金—科技信贷—资本市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8小时全要素、24小时全生态”的产城融合新样板;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城市AI算力“心脏”与赋能平台,深度融合“算力+平台+生态”,成为驱动区域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园里,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电子信息服务三大产业特色鲜明,路演推介活动常态化,助力企业开拓市场蓝海。

  历下区聚力支持企业核心攻关,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成功获得省重大专项。山东省科学院签署中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等3个国际平台共建协议,显著提升历下在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中的话语权。同时,着力提升科技园区运营水平,以山大路、CBD科创金融、历下经开区三大生态圈为核心,加强实验室体系建设,推荐上报15家市级实验室;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园上半年新入驻/入孵企业7家,注册资金8110万元,营收1.8亿元,纳税约1000万元,并成功纳入济南市AI开放办公场所,为未来招才引智打下坚实基础。

  位于山东人工智能产业园的企业山东智驱力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风光表示:“优质的产业载体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沃土’。我们从园区成长发展,一路走来,政策扶持和平台赋能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初创期的发展难题,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核心算法研发和产品创新。”

  历下区还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赛道,强化科技招商、场景招商。上半年,成功吸引18个高技术产业项目扎根历下,其中亿元级项目2个,华为充电站项目已完成注册。47家企业踊跃申报首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森林规模持续扩大。

  目前,该区正着手启动“十五五”科技专项规划,“海聚历下”引才行动将持续发力,不断拓展创新“朋友圈”,为全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历下动能”,让这棵根植于泉城沃土的“创新之树”愈发枝繁叶茂,结出更加丰硕的产业果实。

  助力企业转型

  领跑重型激光切管赛道

  短短几年,从济南走向全球,起步区一家企业的成长让业内人士都非常惊叹。

  “我们计划在起步区设立全球售后服务中心,提升国际客户响应速度,力争未来三年实现产值翻番。”近日,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作为扎根济南起步区的本土企业,济南鼎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点数控”)专注于激光装备研发、生产与销售。在“技术深耕+品牌突围”双轮驱动下,公司从白手起家成长为重型激光切管细分领域全球领先的“专精特新”企业。

  2017年前后,面对国内激光切割装备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技术困境,鼎点数控三名核心团队成员拉起队伍,走上技术研发创业之路。初期在500平方米租赁厂房中,团队昼夜攻关,连续半年吃住在现场,甚至抵押房产筹措资金,确保研发费用长期保持在5%的高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公司成功自主研发出坡口切割、八缸重型全行程卡盘、静止切割三项核心技术,实现大口径重型金属管材±45°坡口切割,将原来昂贵的国外进口设备以国产化替代,同时交期提前3~4个月、价格下降40%、维护成本降低50%以上,打破了国际巨头在船舶、航天等领域对重型激光切割装备的垄断。“国内一船舶制造企业曾算过一笔账,用我们的设备,一条生产线每年能省下300多万元的进口设备维护费。”于银告诉记者。

  为规避国内低端价格战,鼎点数控坚持走鼎点ACME中高端品牌路线,产品溢价能力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方面通过技术反哺市场,借助国内船舶、汽车等高端客户案例反向拓展国际市场,形成“中国验证→全球复制”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加快拓展海外布局,积极依托管委会在展览洽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的帮助,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国际销售网络。

  这一策略成效显著,尤其在欧洲市场,鼎点数控的订单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目前产品已覆盖十多个国家。据悉,今年公司海外订单同比增长了40%,国际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伴随企业高速成长,鼎点数控现有车间规模与建筑面积已无法满足产能需求。起步区为其规划近90亩智能工厂建设用地,目前该工厂正处于建设阶段,计划今年10月份投产,届时产能将提升4倍以上,企业规模有望再上新台阶。

  此外,济南起步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出台系列高含金量支持政策,重点扶持数控机床等核心产业,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起步区牵线搭桥下,鼎点数控已与济南两所高校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成功设立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累计获得专利成果100余项。“起步区‘扶上马、送一程’的做法,让我们民营企业发展特别有底气。”于银感慨道。

  在起步区,这样“成长”迅速的企业有很多。为助力项目成长,起步区发起了助力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出台支持企业发展举措,重点围绕产业规划布局、政策体系搭建、企业成长赋能、创新生态培育等任务打造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明白产业“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专业队伍,打造出“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营商环境。

  科技赋能产品

  订单有了“保单”底气

  走进莱芜区金特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里,各条生产线全速运转。聚乙烯护套料经塑化、切粒等精密工序“蜕变”,打包整齐的产品正待发往全国电缆生产基地,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材料”。

  “我们的产品可不是普通材料。”公司副总经理王坤拿起一卷护套料介绍,“海底电缆用PE半导电护套料、超高压用绝缘级阻燃聚乙烯护套料,都是给超高压电缆‘穿盔甲’的高端基础材料,能牢牢守住绝缘性。现在订单排到11月,车间达到满负荷生产。”

  订单“爆单”的底气,源于硬核科技实力。“这套防白蚁聚乙烯护套料加工系统、海底电缆用半导电PE屏蔽料生产系统,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光知识产权专利就有12项!”王坤说,公司还与天津科技大学等院校搭建“产学研桥梁”,让技术创新始终领跑。

  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莱芜区对科技创新的全力托举。今年以来,莱芜区围绕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协同”框架,已建成莱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2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平台,及40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搭起适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平台“骨架”。

  同时,莱芜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分层次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梯次培育体系。2024年,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8家,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29家、“专精特新”企业8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18%,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8.03%,科技创新“含金量”持续提升。

  “接下来,我们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手拉手’!”莱芜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金涛表示,当地将重点推进创新主体“扩量提质”、创新平台“强基跃升”等六大“强链先锋”行动,持续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攻克高空作业难题

  “济阳制造”拓展市场应用

  戈壁滩涂、泥泞山路等复杂地形,曾是制约高空作业效率与安全的行业难题。如今,这一顽疾被济阳区一家重工企业自主研发的履带式高空作业平台成功攻克。

  该设备无需平整路面,具备一键自动调平支腿功能,以卓越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展现出“济阳制造”的强大技术实力。

  传统轮式高空作业设备对路面平整度要求极高,不仅易受地形限制导致停工,还存在安全隐患。2020年,山东矗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团队远赴新疆实地考察,深入分析特殊地势需求,实现了从钢材切割到整车组装的全链条自主生产,成功研制出首台履带式高空作业平台。

  据公司国内销售总监张倩介绍,该产品不仅能轻松应对泥泞、崎岖等复杂路面,爬坡度更达到40%,其独具的“一键调平”功能,通过智能化操控手柄实现四支腿自动调平,即使在左高右低或前高后低的倾斜场地,也能保障安全稳定作业。

  技术突破迅速推动市场应用拓展。目前,该设备在国内履带式高空作业车市场中占有率高达76%,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在新疆基建密集区域,其占比更是超过80%。近三年来,产品销量年均增长率达60%,2024年海外出口额已突破2亿元,2025年企业预计实现总产值13亿元。

  作为济阳液压升降平台产业的龙头企业,矗峰重工以52项国家专利构建起核心技术壁垒,走出了一条从行业新锐到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跃升之路。企业不仅成功承接四川核能研究所首份军工级技术装备订单,还为第十二届全运会主会场打造火炬点火平台,并深度参与国内航天工程、南极科考、西气东输、奥运场馆建设、核电站建设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目前,公司已跻身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10强和全球高空作业机械制造20强,并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瞪羚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矗峰重工坚持科技赋能,全面实施智能制造,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依托省级博士创新站和市级工程研究中心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同时,企业坚持效率赋能,通过精益生产和标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公司的主要产品凭借较高的性价比,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其中,履带式高空作业平台国内产销量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高达76.4%,已远销80多个国家。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矗峰重工将继续聚焦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助力济阳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液压升降平台产业高地,为济南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持续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