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03 07:38:48
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每天清晨,总有一面五星红旗伴随着朝阳冉冉升起。国旗护卫队队员步伐铿锵,成为校园里一道庄严而亮丽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的背后,是学校与指导教师长达14年的默默耕耘与坚守,一批批队员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是学校严管厚爱书写的育人篇章,将一支普通的学生社团打造成闪耀全国的钢铁队伍。
严管与厚爱
从“仪仗队”到“育人场”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旗护卫队(以下简称“国护队”)的队员们便已身穿整齐的礼宾服,肩扛鲜红的国旗,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地开启当天的升旗和训练任务。“护卫国旗,重于生命”是他们每日训练前必喊的口号,更是他们熔铸进血脉的信念。
这支成立于2011年的队伍,如今已传承至第十四届。它曾获2023年山东省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二等奖;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北部赛区一等奖、高职组升旗展示项目一等奖和队列动作项目二等奖,创造了山东省高职院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2025年又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一等奖……
荣耀的背后,是极为严苛的选拔与训练。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国护队指导教师王子旋介绍,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后,国护队会面向全校新生招募新队员,能吸引三四百人报名,但最终留下的往往只有50人左右,淘汰率高达6:1。“高强度的训练是最大的考验,也是最好的试金石。”
国护队的训练实行“日训、周考、月评”制度,周一到周四早训加晚训、周五早训、周日还有晚训。早训1小时,以体能和基础动作为主;晚训2.5小时,包括练枪、练旗和队列合练等。尤其是备赛期间,连续1个多月,无论寒冬酷暑,训练从不间断。
第十四届国护队队长李振坤回忆说,“备赛集训时,我们顶着高温,穿着训练靴,脚底烫出泡了,全身出汗湿透了,但没有人喊停,口号声比平时还响。”这种“苦”也是在指导教师精心设计下的淬炼。
国护队的另一位指导教师是该校国防教育学院的宋兴凯,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参加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2023年加入指导团队后,他带来了部队礼宾队列的严格标准和专业训练方法。王子旋负责队伍整体发展规划及各项保障,宋兴凯则侧重于制定训练计划、组织训练,两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备赛集训,他们都陪队员一起坚守。
“夏天集训,学校会准备藿香正气水、小风扇;队员鞋子磨脚,老师连夜协调更换新鞋;主力队员受伤,老师带领我们调整队形训练到凌晨……”从装备维护、活动协调到处理队员训练与学业的冲突,事无巨细,李振坤细数着老师们带来的温暖。
这种“严管”与“厚爱”的结合,让国护队从一个执行仪仗任务的社团,升华成一个真正的“育人场”,队员们在这里收获的不仅是挺拔的军姿和标准的动作,更是钢铁般的意志、深厚的战友情和沉甸甸的责任感。
陪伴与成长
亦师亦友的深情厚谊
“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不是最拔尖的,但他们心中有一份宝贵的信念和情怀,让他们在艰苦的训练中坚持下来。”王子旋带队10年,见证了无数队员的蜕变,他最看重的是队员们在精神上的成长。“很多队员最初选择加入国护队,是看中穿上礼宾服的帅气外表,但在经过训练备赛、执行任务等一系列磨砺后,他们慢慢真正理解了‘护卫国旗’这4个字的分量,对国护队这个特殊团队的理解也从表面的崇敬进阶到精神的升华,这是我最感动、最有成就感的事儿。”
这种成长,离不开学校团委及指导教师日复一日的陪伴和付出。这种付出不止于训练场,而是队员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备赛集训期间,队员们可能数十天无法正常上课,指导教师需要与学生所在专业的辅导员、任课老师反复沟通协调,甚至帮忙联系补课,确保队员们学业不掉队;面对队员们的畏难情绪和心理波动,指导教师需要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他们还是孩子,更需要人文关怀,我们要多鼓励他们、帮助他们。”王子旋说。
长时间的朝夕相处,让队员们与指导教师间变得格外亲近,超越了普通的师生关系。“他们白天上课、晚上训练,有什么事儿首先想到找我们,”王子旋笑着说,“学习上的困惑、宿舍里的问题,甚至人生规划,他们都习惯性地来找我聊,我也会及时帮他们反馈和解决问题。”指导教师就像队员们的“人生导师”,将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
李振坤对此深有体会:“王老师经常提醒我,带新人时要想想自己刚入队时的情景,要有耐心。生活中遇到难题,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勇气和自信。”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国护队成了一个充满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大家庭。
最让王子旋自豪的,是看到队员们在国护队平台上全面绽放。第十二届国护队中,有一名队员入学时成绩不好,还是个典型的“问题少年”。入队后,在浓厚的爱国情怀和集体氛围感染下,他发生了惊人的蜕变,不仅成为校学生会体育部部长,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还被评为“山东省最美职教生”,如今已成功入职央企。
“这样的蜕变并非个例。”王子旋说,很多队员在这里找到了自信和方向,队伍里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级竞赛奖项的还有很多。“国护队的经历让他们懂得,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追求卓越。”
托举与远航
为学生前途保驾护航
学校的支持是国护队发展的坚实后盾,学校团委书记刘晓平更像这支队伍的“定盘星”,积极为队伍争取学校资源。
“学校对国护队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比如队员们比赛凯旋后,学校领导邀请他们在餐厅共进午餐,畅聊参赛历程和心得;二是制度保障,国护队作为学校团委直属社团,享有专门的室内外训练场地以及第二课堂学时的顶格认定;三是资源倾斜,学校设有‘护旗先锋’等专项荣誉,在入党、入团、评奖评优方面对国护队员优先考虑,并为他们提供更高更广的展示平台;四是经费保障,学校每年都会批复专项经费,用于国护队的服装更新、设备购置、外出比赛和集训补贴等。”刘晓平说。
学校团委不仅关心队员在校期间的表现,更将目光投向他们的长远发展,助力他们谋一个好前程。对于即将毕业的优秀队员,学校团委会积极协调资源,向中铁建工、中建八局等企业推荐。王子旋说,队员中有党员、预备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等,政治素养过硬;他们还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对服务国家和社会有着坚定的信念,在单位很快就能脱颖而出。
此外,国护队的经历也成为许多队员通往军旅生涯的桥梁。很多队员在报名时就怀揣“从军梦”,李振坤就在积极规划,“参加国护队的经历对我来说,无论是体能还是意志力都是极好的准备。”
如今,国旗护卫队成了校园里的明星团队,他们的存在早已超越了日常仪仗司礼的职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这支队伍通过严明的纪律、挺拔的姿态,潜移默化地对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产生影响。他们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去往十几所中小学开展军训工作和国旗知识宣讲,得到受训部门的高度赞扬。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队员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将国旗精神和爱国情怀向社会传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如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雅涵所说,国旗护卫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激励着更多学子锤炼意志、追求卓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标识。“他们用十余年的坚守与付出,守护着鲜艳的国旗,更守护着一颗颗年轻而炽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