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09-04 13:00:11
记者从济南市大数据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集聚数据入表第三方服务商近100家,浪潮傲林、天元大数据、双泽信息等40余家企业率先完成数据入表,入账数据资产5300余万元;山东高速、山东土地、济南能源、济南公交等4家企业共实现数据资产质押融资7500余万元。今年年底前,全市入表企业预计将再增加30家以上。
数据资产入表是提升企业数据资产化水平、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自《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实施以来,济南市积极推动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在推进企业数据入表过程中,济南市大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从政策引导、培训指导、资金支持等方面,持续加强对企业数据资产管理工作的服务指导。
加强政策引导。研究制定《济南市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年)》,印发实施《济南市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将数据资产入表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积极营造数据资产化良好氛围,注重发挥市属国有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开展数据入表实践,为全市企业开展数据入表提供了有益经验。
加强培训指导。依托市大数据协会和专家团队,深入调研企业数据管理现状,编制发布《济南市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白皮书》《中国一季度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蓝皮书》《数据资源入表案例集》《济南市数据资产入表企业调研报告》等案例指引,定期开展数据资产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企业超1000家,有效提升了企业数据资产管理能力。
加强资金支持。印发实施《济南市2025年度数据要素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连续两年开展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要素券”发放活动,每家入表企业最高可申领价值5万元的“数据要素券”,用于抵扣第三方服务费用,降低入表成本,受到企业积极响应。今年30张“数据要素券”一经上线便被领取完毕,相关企业的数据入表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济南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数据入表工作中,我们发现还存在标准不统一、操作不规范、权属不清晰、场景难落地等难点堵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数据“不能”入表、“不愿”入表等问题。比如,在合规审查中,缺少明确统一的确权标准;在成本核算中,成本归集分摊的方法不够规范;数据资产转资后,难以为企业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持续推进数据资源确权登记、常态化开展数据资产管理培训、加快培育数据市场和鼓励数据交易、建设完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据安全可信流通、积极探索数据资产证券化等举措,打通制约企业数据入表的难点堵点,为企业提升数据资产化水平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济南市大数据局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大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坚持目标导向,树牢服务理念,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政策宣传解读,用好数据要素奖补资金,推动数据入表企业扩容和数据资产规模提升,进一步培育和活跃数据市场,探索数据资产证券化实现路径,助力企业释放数据资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