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09-04 13:01:58
9月4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4场——济南高新区专场,介绍有关情况。
发布会上,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福涛介绍,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主力军”和全市工业第一大区,济南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凝心聚力加快“三次创业”,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速效并进、量质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达27.5%,以全市1/7的规上工业企业贡献了全市超1/4的工业产值,在工业强市建设中展现了高新担当。
工业经济大盘不断夯实。济南高新区坚持大抓工业的鲜明导向,凝聚齐抓工业的强大合力,强化政策支撑、全力拓展增量,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方面,规模体量跨越突破。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量超800亿元,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5%、超全市平均水平2倍以上,规上工业营收和利润总量实现全市“双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分别领先全国、全省17.1、15.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8%,分别领先全国、全省16.8、14.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发展后劲持续增强。2023年以来,滚动实施工业项目500余个,弗迪电池、汇川技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近400亿元,30余个项目入选省级技术改造重点导向目录。当前,济南高新区正深入贯彻全市“项目提升年”工作部署,全力推动齐鲁制药超大规模制剂等200余个在建项目早投产、快见效,全力加快100余个拟建项目早开工、快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总量做大、质量提升。
现代工业体系提档升级。围绕全市“13+34”标志性产业链,特别是济南高新区作为主阵地的11条产业链,“一链一策”精准强链,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未来产业加快成长。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软件服务和硬件制造协同发展,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营收超500亿元,形成了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年营收突破1500亿元,浪潮系服务器出货量全球第二、中国第一,车规级芯片、光掩膜版、高端芯片载板等集成电路产业关键环节加速发展。今年,高端软件特色产业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装备领域,激光装备、智能机器人等集群加快发展,矿机产品销量全球第一;新能源装备产业形成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储能以及新型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五能两新”体系,产业规模占全市四成以上。生物医药领域,依托齐鲁制药、恒瑞医药、华熙生物、福瑞达、冠龙等龙头企业,在创新药物、医美健康、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连续两年获批上市一类新药,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保持全国开发区前十位。未来产业领域,成立未来产业联盟,征集发布人工智能、空天信息、人形机器人等创新应用场景及典型示范案例;量子信息产业实现通信、测量、计算全领域布局,入选山东省未来产业集群;空天信息产业聚链成群,实现多领域综合布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占全市60%以上,集聚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80余家;细胞与基因产业形成头部引领,区内企业相关成果创下多项国内外“最大”“最早”记录;在新一代工业软件、新型储能、合成生物等领域,均实现了多点开花。
产业创新能力攀高向优。济南高新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塑造工业经济新动能。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增强。推动多层级实验室联动、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协作,新布局一批创新平台,科创城、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等高端平台加快建设,“电磁橇”等科学装置成功运行,新重组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建成省重点实验室16家、市重点实验室110余家,聚集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14家,搭建起布局完善、立体多元的区域创新体系。各类创新主体加快壮大。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构建“全周期培育、全流程护航、全方位提质”培育体系,累计培育6家独角兽企业、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10家瞪羚企业、11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突破2500家、3000家,形成了“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发展生态。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坚持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梳理重点领域实施定向突破,组织实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320余项,获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56项,量子通信、电磁驱动、基因编辑等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去年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科学技术奖18项,2项成果入选“山东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今年获评山东省技术发明奖4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分别占全省的12.5%、6.32%。
产业内涵质量向智向绿。济南高新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系统工程,既抓量的合理增长,又抓质的有效提升,以新路径提升硬实力、增强新优势。一方面,济南高新区着力打造全省领先的“智改数转”示范区,3个集群入选首批省数字产业集群,4家企业入选首批省数字产业先锋企业,获评7个省级“产业大脑”,近三年认定首版次软件318个、首件套电子产品20个,累计建成5G基站5000余处,累计获评省“晨星工厂”51家、省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智能工厂31家,24个项目入选省级“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另一方面,济南高新区深入完善“国家-省-市”三级绿色制造梯度培育机制,实施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形成龙头带动、梯次合理的绿色制造发展格局,累计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市级绿色工厂6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8家,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始终保持国家高新区领先水平。今年,济南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进一步擦亮了高新工业的“绿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