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09-05 06:51:52
2025年8月,山东省公示年度首台(套)技术装备名单,济南市68个项目入选,占全省26.2%,位居全省首位。
从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的7.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到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的110千伏高抗短路变压器,再到未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特高压输电角钢塔智能生产线……这些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涌现的背后,是济南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以下简称“高端装备产业”)的蓬勃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集聚赋能,济南正以“工业强市”战略为引擎,推动高端装备产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省级项目已达303个
首台(套)装备彰显济南智造硬实力
截至目前,济南市经省级认定或公示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项目已达303个。这些首台(套)装备彰显的正是济南智造的硬实力。
图片说明:中车风电陆上风电机组
其中,中车山东风电有限公司研制的7.15兆瓦陆上风电机组,设计寿命大于20年,在年平均风速7.5米/秒—8.5米/秒的区域,年等效发电小时数超3200小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这款机组产品风轮直径可达210米,极大提升风能利用效率,发电效率比同级别传统双馈机组提升2%以上,是我们公司面向‘沙戈荒’及大基地的大功率主力机型之一。”中车山东风电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机组产品已斩获19项授权发明专利,参与制订3项国家标准,凭借高可靠性与高发电量,荣获第四届“风电领跑者”技术创新论坛“最佳陆上机组奖”。
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的110千伏高抗短路变压器,则解决了新能源电力装备领域面临的一个痛点问题。该产品应用复合抗短路技术,通过分析绕组油道尺寸、线饼不满匝及匝绝缘等因素对变压器漏磁场分布的影响,抑制电网故障带来的短路电流冲击。“产品抗故障电流冲击能力更强,节能、节材效果更好,解决了大型电力变压器以高耗材换取可靠性的难题。”该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这款产品的低损耗特性尤其契合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对节能降耗要求极高的场景。
山东未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特高压输电角钢塔智能生产线则展现了济南在工业母机领域的创新成果。该生产线可实现从全自动识别拆垛到自动下料分类码垛的全流程无人化作业,支持数据批量导入与一键换产,换产时间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10。“我们的柔性智能制造系统支持多种生产组织模式,生产数据批量导入,一键式快速换产。”未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是该生产线是省内首条实现角钢加工全流程无人化的产线,技术参数全面领先日本天田公司同类型设备。
产业生态完备
济南高端装备产业崛起具备多重优势
“济南市首台(套)装备的集中涌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产业多年积淀的必然结果。”济南市工信局装备产业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是我市四大主导支柱产业之一,其规模总量和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均占全市工业的一半以上,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和济南工业经济的硬核支撑。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2025年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超过1400家,拥有一大批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力的名企名品名牌。济南数控锻压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居世界前列,济南还是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基地以及北方最大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
图片说明: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智能工厂
政策引导持续发力,近年来济南持续强化对高端装备产业的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先后制定印发工业强市“1+N”系列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规划政策体系,包括创新激励、企业培育、智能化技改、试点示范等。
2025年,制定《济南市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标志性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运行机制实施方案》,确定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其中,高端装备产业重点聚焦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新能源装备、专用装备三大标志性产业链,同步推进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仪器仪表、风电核电装备、光伏储能装备、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环保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10条重点产业链建设。
为推动装备产业发展,济南市又成立了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办公室,依托加快产业发展的“尖刀连”,全力破解装备产业领域遇到的困难,助推济南在装备产业领域发展占有一席之地。
打造“智造济南”
济南将着力突破三大标志性产业链群
记者了解到,面向未来,济南市已制定清晰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蓝图:以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为牵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实施重点链群突破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智能制造推进工程,推动产业链群高端高质高效、专业专注专长、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将高端装备产业打造成为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引擎。
图片说明:山东电工电气320兆乏/1100千伏单柱式低噪声并联电抗器
重点链群突破工程方面,将着力突破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新能源装备、专用装备三个标志性产业链群。其中,在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领域,充分发挥二机床“链长”金字招牌和牵头作用,着力构建创新驱动、链式发展的工业母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聚焦机器人领域关键高成长性赛道,坚持培育本土重点企业与对外招引头部企业并重,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推动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形成“龙头+配套”垂直整合的企业矩阵群。在新能源装备领域,聚焦风能、太阳能、核能、氢能、储能、新型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五能两新”7个细分领域,坚持做大新型电力装备、储能等产业规模,做强风能、核能等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积极培育新型电池等前沿领域,持续拓展氢能示范应用,紧密跟踪太阳能新型技术。在专用装备领域,以临工重机等头部企业为依托,围绕矿山机械、高空作业机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工程机械等潜力赛道,对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强链固基。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方面,将健全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培育壮大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
智能制造推进工程方面,将以智能化核心技术装备集成应用为基础,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应用,在重点产业领域选择优势企业,大力培育智能工厂、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展望未来,随着三大工程的深入推进,济南高端装备产业将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期,为济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