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05 07:33:57
餐厅厉行节约倡议。
统一放置物品。
维修消防设施。
分类摆放物品。
建设节约型机关绝非简单的“节衣缩食”,其核心在于通过理念革新、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与工作效能提升的有机统一。
今年以来,槐荫公安分局在市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挖公安职能优势,创新警务管理理念,将“节约型”公安机关创建作为规范内部管理的“紧箍咒”、提升警务效能的“助推器”、加强队伍建设的“催化剂”,以节约促规范,以规范促创优,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聚焦规范内部管理
筑牢制度基石
制度是节约创建的根基,槐荫公安分局从顶层设计入手,将节约要求细化到每一项管理、每一个环节,让“事事讲节约”成为全警的行动自觉。
“前段时间,分局开展了公务用房逐一排查工作,逐间核对使用面积。”分局综合保障室行政部门负责人张兴国指着办公室门背面的标注介绍,在完全符合规定、无任何违规占用情况的前提下,分局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与空间腾挪,成功梳理出7间闲置房间,转换用途,用作新设单位办公用房及备勤室等,让每一处空间都发挥价值。
节约理念的推行,离不开领导班子的率先垂范,只有“关键少数”带头践行,才能带动“绝大多数”形成自觉。分局把“节约型”公安机关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局年度重点工作和创优竞赛内容,班子成员主动压缩会议时长、严格执行公车统一调度等制度,带动全警形成“事事讲节约”的肌肉记忆,产生“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带头做”的示范效应。
为确保创建工作不偏离方向、不流于形式,分局还专门制定了系统性方案并构建了责任体系。对照市局创建方案,结合分局实际,制定了《槐荫分局关于创建“节约型”公安机关的实施方案》,为创建工作明确了方向和路径。同时,成立由分局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构建起“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部门协同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抓、能落实。
制度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实际节能效果上,哪怕是一个微小的习惯改变,也能带来可观的节约成果。“单说关门这个动作,每月就省下了800元电费。”张兴国提到,分局4号街面警务站有两扇玻璃门,以往民警着急出警常忘记关门,空调制冷效果大打折扣。自推进节约型建设后,大家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以前开20摄氏度都不觉得凉快,现在开26摄氏度都觉得冷,能耗降了不少。”
除了日常行为规范,分局还通过完善配套制度,先后出台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保洁工作制度》《执法执勤用车管理办法》,召开创建“节约型”公安机关任务部署会,细化经费管理、绿色办公、食堂、公车管理、公务用房等21项量化指标,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聚焦提升警务效能
打造节约样板
在推进“节约型”公安机关建设过程中,分局不满足于“省着花”,更追求“巧着用”,借助智慧化手段,让节约与效能提升相辅相成。
早在2021年,分局便在食堂食材采购领域率先探索智慧化管理,创新研发“食材采购”APP,实现食材采购、审批、验收、价格公示、报表生成等功能“掌上办”,有效节省警力、提升工作效率。今年以来,分局又进一步升级优化,推动节约型建设向智慧化、精细化迈进。
升级后的“食材采购”APP,实现全局食材“一键采购、一屏管理”。平台可自动抓取物价监测网与3家大型商超的实时价格进行智能比价,张兴国介绍:“比如采购土豆,先在采购APP从网上抓取物价,算取平均数值,然后再以折扣后的价格找供应商进行采购。如果遇到APP内没有的食材,分局就安排人员与线下3家商超进行联系,获取价格,算取平均价,上传至APP中,再找供应商按折扣后的价格进行采购。确保采购价公正透明,最大程度降低成本。”目前,全局21个小食堂的采购、验收、报销全流程均实现线上办理,实现“降成本”与“提效率”的双重突破。
分局将智慧节约的思路延伸到应急物资与固定资产管理领域,与2家公司1家商超签订《物资装备代储服务合同》及《物资、装备代储服务合同》,构建“先提供后结算”和“零费用代储”机制,确保一线物资高效补给,实现了“应急储备”与“实战需求”的无缝衔接。
同时,为避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分局推动建立固定资产统一调配机制,在分局主页搭建“资产共享”模块,实现资产“无障碍流转”,盘活共享资产,严格人员管理和预算决算,让“算好细账、集约使用”成为常态。
聚焦加强队伍建设
激发内生动力
节约不仅是管理手段,更是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分局通过动态监管、文化浸润、红利反哺,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激发队伍内生动力,让“节尽所能”成为槐荫公安的鲜明特质。
动态监管是确保节约不走过场的关键。“数据不会说谎,动态监测让每一笔支出都成为‘明白账’,也让浪费的漏洞无所遁形。”张兴国介绍,此前2号街面警务站月度水费突然激增2000元,监测到数据异常后,经排查发现系地下水管破裂所致,及时修缮后避免了持续浪费。
分局通过“数据监测-分析预警-奖惩联动”对分局22家单位的水、电、燃油、差旅等费用实施“月分析、季通报”,以3年数据为基准,对每月数据进行纵向比对,做到“一单位一分析,一项目一对策”。对节约成效突出的单位奖励装备物资,对超支单位及时预警纠偏并核减经费;纪委、督审等部门全程跟踪问效,形成全链条、多层次的监督闭环。
除了制度约束与奖惩激励,分局以“创优竞赛”为抓手,以“全员参与”为核心,以“节尽所能”为主题,打造全覆盖宣传矩阵,让节约文化浸润人心。组织各单位分管领导和内勤开展专题培训,建立能源消耗台账、办公耗材消耗台账;结合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利用分局公众号、办公楼大屏等媒介滚动播放公益广告;开展“光盘行动”,评选“节约先锋”。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6、7月份全局用电量同比下降5.24%,用水量同比下降29.14%,燃油消耗量同比下降12.6%,节约成效显著。
更重要的是,分局将节约下来的资金反哺基层,让民警切实感受到节约带来的红利,进一步激发队伍的积极性。聘请第三方机构分析办公经费数据,建立办公用品仓库,节约资金全部用于基层一线实战单位建设,让省下的每一分钱都转化为提升战斗力的“真金白银”。
下一步,分局将持续深化“节约型”公安机关建设,重点完善能耗监测、奖惩激励等制度体系,细化各类台账,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创建工作与创优竞赛深度融合,让“节约”成为槐荫公安的“金字招牌”,为全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综合保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