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09-06 08:25:11
泉水日夜不息地涌流,青石路面上悄然焕发新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前不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提出,科学制定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城市环境,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近年来,济南深入践行“留、改、拆”协同推进策略,有效破解了一批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实施了多项具有基础性、全局意义的建设项目,建成了一系列民生工程。
从工业南路的“腾笼换鸟”到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的“修旧如旧”,从老旧小区的“民生提质”到商埠片区的“古今融合”......这座千年古城正用一个个探索与实践,诠释着城市更新的深层内涵。
走在芙蓉街的青石板上,你能感受到时光沉淀的温度;站在小鸭工业园区现场,你能触摸到时代变迁的脉搏。济南的城市更新,更像是一场与时间的温柔对话。
在这里,更新的是物质空间,传承的是城市文脉,温暖的是百姓生活。
源头活水,看政策保障
城市更新往往项目周期长、工程体量大、改造成本高,解决“钱从哪里来”是关键。
今年6月,济南成功入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再度赢得国家层面的权威肯定。这座有着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等殊荣的城市,未来将获中央财政总额不超过8亿元补助资金,持续为城市更新注入强劲动能。
中央财政资金如及时雨,滋润着这座古城的新生。但济南的智慧在于,不让资金成为简单的“输血”,而是巧妙转化为“造血”的动力。
近年来,济南市通过开展国家开发银行城市更新贷款试点、创新多元合作模式等,积极推动产业更新与城市功能优化有机融合,带动地方财政、社会资本协同发力,推动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
大润发地块是历城区洪楼片区焦点之一。该地块是洪家楼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集体资产,想要拆迁,必须全体股民同意。为此,历城区推出“货币+资产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案,使村居不仅能拿到货币补偿,还可置换一定面积的商业资产,持续享受更新后的收益。
制度创新方面,《济南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地方立法形式明确城市更新概念、主体权责义务和保障措施,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城市更新坚持规划引领、民生优先,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保护传承、精细治理,数智赋能、绿色低碳,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注重“留改拆”并举。
有了立法护航,老百姓从“被动接受”变为“更新主人”。这种共建共享的政策保障,让城市更新既守住文脉,又贴近民心。
绣花功夫,见城市肌理
济南的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而是一种有机的新陈代谢。
从率先建立历史建筑“一份报告、一张表单、一个平台”保护管理模式,到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济南以古城片区、老商埠片区、上新街片区为重点,活化利用小广寒、济南职工剧院等一批历史建筑,有效延续了古城风貌和城市文脉。
在济南“东强”战略下,位于工业南路核心区的小鸭工业园及周边片区已经成为济南市城市更新发展轴线上的重要节点。通过“厂区改造+产业置换”模式,将小鸭集团生产线迁至孙村青年汽车厂区,既破解了小鸭集团的发展瓶颈,又高效盘活了青年汽车的闲置资产,实现了双赢。
在商埠片区,更新工作更像是在时间中穿梭。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清洗修复百年青砖,最大程度保留历史建筑原貌。老建筑变身博物馆、文创空间,新建筑则引入特色商业,让这里成为一个能够“穿越时空”的活力街区。
以济南宾馆地块城市更新项目为例,项目秉持“保护为主、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改造策略,通过修缮旧墙体、旧门窗等细部,最大程度保留传统建筑原有肌理与空间形态,在新建区域巧妙融入独特商埠元素,实现“新”与“旧”的协调统一,延续百廿商埠历史记忆,打造商埠文化展示窗口。
明府城的改造更是如此。327个院落,其中包括24处省级文保单位、22处市级文保单位,坚持“一院一策”,采用渐进式微更新,下足绣花功夫,优化院落布局。这种更新,既避免了大拆大建的文化断层,又防止了单纯保护导致的功能退化,更新的是设施,保留的是灵魂。
济南用“绣花功夫”一针一线地编织着城市的新衣,让这座千年古城在时代变迁中既保留了独特韵味,又焕发出蓬勃生机。
烟火人间,暖民生心意
城市更新的最终落脚点,是老百姓的获得感。
对居民而言,城市更新的意义则更加具象化。它是老楼加装的电梯、街角新添的公园、修缮后平坦的街道......每一处改变都连着人们对“好生活”的真切期盼。
在城市更新方面,济南市今年已启动项目80个,完成年度投资160.6亿元。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今年已启动项目51个,完成年度投资144.6亿元。
如何让“钢筋水泥森林”真正成为人民的幸福美好家园?
舜泰广场智慧停车场是济南首个可单体确权的智慧立体停车场,从长远来看,既可以将车位出售以迅速回笼资金,也可以依托停车及商业业态持续、稳定的收益及现金流进行资产证券化,不仅为开发企业沉淀了优质资产,更形成了一套可持续、可推广复制的城市有机更新成功案例。
天桥区工人新村北村结合老旧小区更新,新增一批智慧灯杆,兼具安防和手机充电功能。目前,济南市已建成智慧灯杆约2700套,部分装有摄像头,具备分析识别能力,能与防汛、公安等部门联动,还有水浸检测、预警信息播报等功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不仅如此,济南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注重“一老一小”需求,增加无障碍设施、儿童游乐场、社区食堂等。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让城市更新既有文化厚度,又有人文温度。城市更新不再是冷冰冰的工程建设,而是充满人情味的生活改善。
城市更新永远在路上。
是热闹的护城河边,是修复一新的四合院,是市民在口袋公园跳起的舞,是孩童在社区广场如风奔跑......
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独特的智慧与温度,让过去与未来用最和谐的方式对话,书写着城市永续发展的新篇章。(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邢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