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协商花开甸柳 民主议出幸福——历下区甸柳街道“甸言柳议”政协商量平台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07 10:11:40

  在历下区老城中心,一片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居民区——甸柳新村,正悄然经历一场基层治理的深刻变革。这里是济南首批拆迁安置小区,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矗立着279栋居民楼,容纳了常住人口4.2万人。历经40余年风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不足、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随着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停车难”成了居民们最日常的烦恼。

  然而,当记者走进甸柳新村,扑面而来的并非老旧小区的迟暮之感,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焕新气息。这一切的改变,正源于甸柳新村街道创新打造的“甸言柳议”政协商量平台。

  “四步议事”闭环管理

  从“说得好”到“办得成”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居民诉求日趋多元,利益结构更加复杂,基层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管理方式难以应对停车混乱、垃圾分类难、社区环境提升等复杂问题。甸柳新村街道清醒意识到,必须转变治理理念,构建一种能够融汇众智、平衡多方、落实有效的民主协商机制。

  于是,“甸言柳议”政协商量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平台依托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系统构建“1144”工作体系,并推行“定、商、办、督”4步议事法。据甸柳新村街道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孟庆慧介绍,“定”是精准选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商”是组织多元主体充分讨论;“办”是推动协商成果落地;“督”则是建立跟踪机制确保落实。这一闭环设计保障了协商不仅“说得好”,更“办得成”。

  该平台有效整合了政协委员、社区居民、驻区单位、政府部门等多方力量。历下区政协委员杨莹多次参与“甸言柳议”,她感慨道:“在这里,各方代表不是对抗而是对话,不是抱怨而是建言。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让社区变得更好。”

  为进一步发挥委员专业优势,甸柳新村街道还创新设立四大“智囊团”:聚焦社会治理的“和谐共治”、助推区域经济的“智汇经略”、关注文化教育的“通文达议”和提供法律支持的“法援先锋”。18名历下区政协委员依专长编组,为基层治理注入专业力量。在推进垃圾分类时,委员们提出“智能分类+积分奖励”模式,推动建成“绿色能量超市”,极大提升了居民参与积极性。

  26次协商“磨”出共识

  政企民合力疏通社区“血脉”

  最让居民称道的,是“甸言柳议”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大家的“停车难”问题。历下区政协委员、和瑞广场总经理王智在接到群众诉求后,经深入调研提交了相关建议案。甸柳新村街道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历下区政协委员、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历下区大队政委王磊和相关专业人士,联合城管、市政、社区和居民代表等,开展了多达26次现场协商。

  王磊凭借交通管理专业经验,牵头制订甸新东路交通优化方案:安装护栏、设置标识、施划儿童友好斑马线、建立违停抓拍系统,将道路提升为畅通的慢行道。随之而来的夜间停车需求,则由王智牵头通过“潮汐停车”模式破解——和瑞广场每日晚7点至次日上午8点向居民优惠开放200个车位,同步实行学校周边临时停车位限时免费。这一做法成效显著,已在全市推广。

  从停车治理到垃圾分类,从小区绿化到老旧小区改造,“甸言柳议”已围绕多项民生关切开展深入协商,推动委员建议不断转化为具体实事。随着一桩桩“关键小事”的解决,社区环境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显著增强。更难能可贵的事是,通过协商过程,居民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倾听、诉求被尊重,社区共同体意识和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