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向光而行 花开天桥 “全周期”教育品质提升让优质资源惠及每一个家庭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10 10:03:48

  近年来,天桥区以扎实举措呈现出教育突破性发展的全新势头:组建11个教育集团推动资源共享,制锦市街小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校园足球队多次拿下全国级比赛冠军……

  这一切源于天桥区创新实施“全周期”教育品质提升工程,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同频共振,让优质教育的光芒照亮成长之路。

  “全周期”提升以“集团办学”推进教育均衡

  教育不是“一时之功”,而是“长久之策”。天桥区以系统思维做好全周期规划,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为核心,聚焦优质均衡、品牌引领、人才支撑等5大目标,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6个维度、19项具体举措发力,“15619”框架体系覆盖教育的全流程、全龄段。

  “加入宝华集团,跟随宝华中学王莹校长这位‘师父’,我时刻感受到的是温暖的扶持与托举。”成通中学校长张玉香告诉记者。新教师缺经验,总校派名师来培训;课程框架初成型,集团平台助力完善。如今,成通中学结合新市民子女较多的校情,用情怀教育让学生有归属感,已成为片区百姓认可的优质校。

  这正是天桥以集团办学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以宝华、汇才等11个名优集团为龙头,通过“牵头校带动、资源共享、教研联动”模式,让优质教育资源如活水般流动,回应着百姓对“家门口好学校”的期盼。同时组建中小贯通一体化联盟,形成学段衔接、课程共建的良好生态。

  锤炼队伍以“专业成长”筑牢育人根基

  “座位应该怎么排?”“家长会,到底讲些啥?”“老师该怎么跟孩子聊天?”近日,在天桥区第15期“灯火研习社”上,老师们打开了话匣子。

  去年以来,天桥区建立“德昱天桥”工作品牌,全面优化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心理健康等育人场景,推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作为该品牌下的核心载体,“灯火研习社”定期组织一线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共享育人良方,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思政育人实效提升的重要平台。

  “校长的底气不在头衔,而在课堂的千锤百炼。”这是京师实验小学校长孙敏33年教育生涯的感悟。从普通数学教师到“齐鲁名校长”,她始终扎根课堂,带领团队构建“灼华”教师成长共同体,研发“三精准”教学模型,助力年轻教师成长。

  与孙敏同频共振的,还有北苑小学教师刘秋玲。31年从教路,她历经病痛折磨却始终坚守讲台,保持心中热爱,所在英语团队屡获高校专家赞誉。

  教师成长的背后,是天桥区持续深化“卓越教师进阶式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如今,“青蓝结对”“教研共同体”“AI赋能教学”等举措遍地开花,一批批教师从“跟跑者”成长为“领航者”。

  育人实践

  以“多元赋能”点亮成长之光

  “你弯腰走过讲台的样子,是我见过最美的身影。”文澜中学教师林雯静写给学生冯浩城的“夸夸卡”,成为天桥区“看见每一个”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三年来,该校教师累计发出千余张“夸夸卡”,用细微的肯定,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

  “以前我很羞涩,加入足球队后变得开朗多了,更是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官扎营小学学生王艺雯的变化,印证着天桥“五育融合”的成效——首创“三人制”足球打破场地限制,确保学生每天运动2小时;校园足球队先后取得3个国家级比赛冠军、1个季军,6个市级比赛冠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天桥区结合区域优势资源,实施“星火天桥”思政品牌建设,推动价值观融入实践、引领成长——依托济南乡师纪念馆、泺口九烈士纪念碑等红色场馆,通过沉浸式讲解、微剧展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红色历史,建立情感认同;走进老字号店铺,通过“诚信剧场”“社区故事汇”等情境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平凡生活中的价值追求;深入产业基地,在“匠心课堂”“榜样面对面”等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牢责任担当。

  从顶层设计的宏伟蓝图到校园里的细微坚守,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天桥教育正以“向光而行”的姿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阳光下,绽放最美的自己。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