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济南入夏以来用电负荷三次刷新历史纪录 全市电力保障背后的故事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11 08:02:28

济南入夏以来用电负荷三次刷新历史纪录 全市电力保障背后的故事

供电企业开展迎峰度夏重要输电通道巡视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入夏以来济南市用电负荷不断攀升。8月22日,全市用电最高负荷达1174.8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较今年上次历史最高负荷(1147.1万千瓦)增长2.41%,这是入夏来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迎峰度夏期间,济南电网运行平稳,电力供需平衡。济南是如何做到的?

  夯实根基

  稳煤拓源多维保障电源供应

  为确保电力源头供应稳定,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强化政企协同,多维发力,持续夯实电力供应基础。

  严格发电管理。印发《济南市2025年迎峰度夏顶峰发电方案》,全力确保地方电厂全部检修复役,机组满发,迎峰度夏期间,地方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均保持20天以上。

  加快新能源并网。新能源开发提速发展,重点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接入电网,为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提供了更加充裕的绿色动能。

  推进“外电入济”。完成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等项目全线贯通调试,外电已成为我市迎峰度夏电力保障重要支撑。

  聚力挖潜

  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居全省首位

  结合全市负荷特点,济南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挖掘可调节负荷潜力,增强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为全市电力可靠供应提供支撑。

  挖掘可调节负荷潜力。印发《2025年济南市电力负荷管理方案》,政企联动部署全市空调调控与错峰检修能力目标任务,建成全市电力削峰需求响应资源池,其中商业空调可调资源规模达全省第一,可在用电高峰时段快速响应柔性调节。

  聚力虚拟电厂示范建设。2025年4月,济南市成立全省首批虚拟电厂服务中心,统筹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市现已投运13家虚拟电厂,数量、容量及调节能力均居全省首位,率先实现发电储能、调节量负荷、全电量负荷三类资源聚合全覆盖,其规模化发展为电力保供与新能源消纳提供关键支撑。深化共识引导分时用电

  为引导居民参与调节,深化节能共识,营造全社会节能保供的良好氛围,济南市发展改革委精准施策、多措并举。

  针对全市居民用电占比较高的特点,创新实施“节电先行、放电助力”策略。一方面,深化节能共识,引导移峰填谷,通过大力开展“用电分时段生活更低碳”行动,深入宣传分时电价政策,有效引导全社会优化用电习惯,降低用能成本;另一方面,加速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车网互动应用,构建高质量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公共充换电站达1600余座,服务半径缩至0.5公里,实现“街镇全覆盖”。

  同时,筑牢用电安全防线,提升供电保障能力。通过专项督导服务保障民生及重要用户需求,持续优化主网结构、引导工业用户优化用电、强化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推进非电网直供小区及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与户表改造,构建了安全、高效、绿色的城市能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