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欠款拒还玩失联?济南一法院“云执行”半日追回全款

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09-12 16:32:24

  近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灵活运用网络查控手段,通过冻结被执行人微信支付账户这一“奇招”,在短短半日内成功执结一起小额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一名苦苦追讨货款无果的蔬菜店小商贩快速追回全部1.5万余元欠款。据悉,面对“失联”的被执行人,执行干警精准锁定其日常生活和经营依赖的移动支付账户,促使被执行人主动现身履行判决,展现了智慧执行的高效与威力。

  据案情介绍,被执行人张某因经营需要,多次从申请人某蔬菜店采购食材,累计拖欠货款1.5万余元。蔬菜店方多次催讨,张某要么承诺“下周就结”,要么干脆拒接电话。2025年6月,蔬菜店方将张某诉至槐荫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张某支付全部货款。然而判决生效后,张某依旧“失联”,蔬菜店方申请强制执行。

  据了解,当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面对被执行人“失联”的情况,执行干警王迦南第一时间启动线上网络查控,对张某的银行账户、不动产、车辆等财产进行全面排查——结果显示,张某无房产、车辆登记信息,名下银行账户余额较少,暂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就在案件陷入僵局的时候,执行干警结合当前个体经营者普遍使用移动支付的特点分析,张某作为个体经营者,日常经营时大概率会使用微信进行收付款,若冻结其微信支付账户,会不会促使被执行人主动“浮出水面”?

  执行干警果断转变查控思路,依法对张某的多个微信支付账户采取冻结措施。冻结措施生效仅半天,张某就发现自己无法使用微信付款收款,进货、结账等经营环节全面受阻,日常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他当即主动致电执行干警:“我的微信怎么用不了了?这太影响我做生意了!”面对张某的质问,执行干警耐心释法明理:“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我们依法冻结你的微信账户,符合法律规定。若想解除冻结,必须依法履行生效判决义务。”起初,张某还试图以“没钱”为由辩解,请求先解冻账户,但在干警明确告知“不履行义务则冻结持续”的法律后果,他终于正视问题,主动联系蔬菜店协商还款事宜。双方确定了履行方案,张某按约定一次性支付了全部1.5万余元货款。经申请人同意,执行干警依法解除了对张某微信账户的冻结,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快速兑现。

  小案不小办,民生无小事。槐荫法院通过精准冻结被执行人移动支付账户,快速对被执行人形成有效约束,督促其履行义务,体现了法院对民生小额案件的“快执”理念,针对小标的案件,执行干警主动拓宽查控范围、灵活运用新型执行措施,以高效执行帮助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有力维护了法律权威,用法治力量切实守护群众和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