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启航号”盾构机掘进过半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13 07:13:35

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启航号”盾构机掘进过半

  9月12日,中铁十四局施工人员在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盾构掘进施工现场作业。(新华社发)

  本报9月12日讯(记者 戴升宝 通讯员 姚舒)今天,随着开挖直径15.06米的“启航号”盾构机掘进突破1626米,标志着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南线隧道盾构掘进过半,跨黄隧道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位于济南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是联系遥墙国际机场和起步区的重要通道。隧道全长3888米,采用双向6车道城市主干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60公里。其中中铁十四局负责的盾构段隧道长3252米,采用一台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启航号”进行施工,需要穿越黄河、两岸大堤及淤背区,区间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黏土、粉细砂及粉土,局部夹杂钙质结核,盾构施工难度大。

  面对复杂施工环境和地质挑战,项目团队量身定制了“启航号”盾构机,对刀盘进行了适应性分析与设计,通过增大刀盘开口率、减少固定式刮刀、增加先行刀和切砼刀等举措,提高排渣顺畅度,提高掘进效率。同时,针对废浆处理难题,配置两级筛分、浓缩絮凝、板式压滤等泥浆处理设备,将废浆处理能力提升到配置需求。

  黄河济南段为地上悬河,隧道穿越河段水位常高于城市地表4-5米,防洪水位则高于城市地表10.12米,在穿越黄河及两岸大堤时,盾构施工沉降要求控制严。据中铁十四局项目盾构副经理薛顺强介绍,在穿越东岸大堤前,团队进行了全方位勘察,对大堤及沿线重要构筑物开展系统性调查,精准采集并梳理基础数据,为施工提供可靠依据。施工过程中,依托信息化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环境变化,并采用微扰动掘进工艺,最大限度降低盾构施工对周边土体的扰动,守护大堤安全。

  目前,“启航号”盾构机成功攻克浅覆土始发、穿越黄河东岸大堤等技术难题,掘进至黄河水域段中心区域,实现了平稳掘进的目标。

  据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黄河两岸城市路网体系,强化城市快速路与周边高速公路、重要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对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