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一块月饼里的传承与创新

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15 07:19:02

  中秋临近,我市月饼市场开始进入销售旺季。近日,某蛋糕店推出的山东特色“豆橛子”馅月饼上市,不仅吸引市民到店尝鲜,更在外卖平台引发购买热潮。(9月14日《济南日报》)

  “豆橛子”馅月饼的走红,首先在于它抓住了传统美食接地气的“本味”。对山东人而言,豆角是餐桌上最寻常的食材,从家常炒豆角到豆角卤面,早已融入日常饮食记忆。这款月饼没有追求猎奇的外来食材,而是将身边的“豆橛子”与节日的月饼结合,让传统美食瞬间有了“家乡味”。比起那些过度包装、口味悬浮的网红月饼,“豆橛子”馅月饼的优势在于“熟悉感”。这种从餐桌到节日的转化,正是传统美食传承的关键:扎根本土、贴近生活,才能守住最打动人心的“本味”。

  但“老美食”要焕发生机,更需“新口味”激活。若一味守着旧配方、旧做法,传统美食很容易在时代变迁中被遗忘。“豆橛子”馅月饼的创新并非颠覆传统,而是立足本土的改良——保留月饼传统形态与中秋属性,却突破“甜口为主”的惯性,引入豆角卤肉的咸鲜口味,既契合山东人偏爱咸鲜的饮食偏好,又给吃惯了莲蓉、五仁的消费者带来新鲜感。这种创新不是“天马行空”,而是“顺势而为”,就像此前走红的小龙虾、螺蛳粉月饼,本质上都是用“新馅料”唤醒“老载体”。事实证明,当传统月饼与本土食材碰撞,既能打破节日食品的刻板印象,吸引年轻人尝试分享,也能让“老美食”重归大众视野。

  传统美食创新需把握“度”,不能为求新而丢了“魂”。近年来,部分网红月饼为博眼球推出一些极端口味,或过度依赖包装营销,反而让月饼失去了节日食品应有的温度。“豆橛子”馅月饼的走红启示我们:创新不是“离经叛道”,而是“守正出新”。“守正”是守住文化内核,如月饼承载的团圆情感、地域饮食特色;“出新”是对食材、口味、形态适度改良,使其更贴合当下生活与消费需求。就像店家同时推出的烟台苹果月饼,同样是用本土食材创新,既丰富了口味选择,又始终围绕“山东特色”这一核心,避免了盲目跟风。

  一块“豆橛子”馅月饼,让我们看见传统美食的无限可能。对“老美食”而言,传承是根脉,使其历经岁月而不褪色;创新是枝叶,助其扎根时代而生生不息。期待未来有更多传统美食能像“豆橛子”馅月饼这样,既守得住家乡味的本真,又玩得出新口味的趣味,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传递饮食文化的温度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