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09-16 07:28:44
中秋节还没到,第一波月饼已经翻车了。
没太大意外,这次惹祸的依然是中华料理界的暗黑大哥——五仁月饼。
从国民渴盼到国民噩梦,五仁月饼只用了三五十年的时间。
虽然貌似目前不受待见,但五仁月饼却实打实是一块有故事的饼。
五仁月饼:这次真不怪我!
准确来讲,惹出这波麻烦的并不是月饼本饼,而是卖月饼的文案。
中秋临近,知名烘焙品牌桃李面包发布了一则电梯广告,文字内容为:“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桃李蛋月烧,等一个有故事的人下单!”
社交媒体上很快出现了负面评论,网友们表示:“买个月饼还得被说教,现在商家怎么爹味都这么浓?”“我不想遭受毒打,就不吃了谢谢。”“这个文案让你们损失掉这个产品的所有消费额。”
桃李面包的应激反应是删帖删评论,但很快调整了策略,于9月5日发文致歉:
我们文案翻车了,确实是领导拍的板,这个锅只能他来背。
在此鞠躬道歉,他现在正在接受“现实毒打”。
从今天起,后续宣发正式由我们年轻人接管!
批评我们都接受,反思也在进行中,态度端正,挨打立正。(有一说一,五仁蛋月烧真的挺好吃的,别迁怒它)
另一个版本则是:
之前我们老领导写的文案翻车了,在此鞠躬道歉
同时我们已经接管了
后续宣发的指挥权!
以后看我们的!
(有一说一,五仁蛋月烧还可以的)
——桃李市场部瑞思拜全体宝子
致歉的操作还是很成功,掌握了自黑的精髓,“牺牲老领导”全力迎合年轻人群。品牌方还解释了文案的出笼过程:这次投放实行了开放式内部共创机制,为了兼顾不同年龄阶段的共鸣,邀请了不同年龄层的同事自由创作文案,最终共产出了20组版本,本意是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表达与不同受众建立连接,以后会在鼓励创意的同时,更好地平衡审慎把关,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一番风波下来,品牌方并没损失啥,实际上还赢得了一波关注。只是五仁月饼会有点懵:这些年本身就过得越来越惨,只想在市场的一角默默地拥抱中老年群体就算了,非得让我跟年轻人硬扛,莫名又遭了一波黑!
当然,这早已不是五仁月饼第一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全中国的月饼品类上千种,唯独五仁月饼活成了那个“口碑最差选手”,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五仁月饼受害者联盟”。
在网友们看来,五仁月饼里的核桃、杏仁、瓜子、芝麻等,每一样都很好吃,不能理解为什么合到一起能这么难吃?
“干、甜、腻,像在啃沙雕石头”“口味复杂得像人生”“恨一个人怎么表达?送他一块五仁月饼!”
曾几何时,五仁月饼是国人有且唯一拥有的月饼。并没有多少年以前,中秋节吃上一块青红丝月饼,是多少孩子长达数月的期待与渴盼,从小心翼翼地打开被浸透的油纸,到不舍地吃光最后一片饼皮碎屑,是中秋节最大的仪式感。
从名门正派的“饼界至尊”,到了如今人人喊打被要求“退出月饼界”,五仁月饼算得上生生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五仁还是那个五仁但吃月饼的人变了
月饼被认为是国人高油高盐的不健康食品TOP3之一,但备不住其肩负着千百年的文化传承,所以吃还是必须要吃的,而且变着花样地吃。
每年中秋临近,网上网下、商场超市,总会准时上演“月饼界内战”。莲蓉蛋黄党和流心奶黄党忙着争夺“顶流”宝座,冰皮月饼凭颜值收割少女心,榴莲咖啡馅则靠创新突破博得关注。
而五仁月饼永远独自站在战场中央,承受着来自全网的调侃。
但是这个被年轻人嫌弃的“过气网红”“土味代表”,却曾经是中秋餐桌上最风光的“奢侈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五仁月饼是妥妥的“硬通货”,那会儿走亲戚拎两盒五仁月饼,体面程度基本等于现在提着两瓶茅台。
五仁月饼被黑,本质上是“时代口味”的变迁。现在的年轻人吃惯了流心奶黄、巧克力、抹茶这些“小清新”口味,自然看不上五仁这种重口味。就像现在的孩子只热衷火锅烧烤小龙虾,是他们没尝过当年物资匮乏时,咸菜配白粥的香。
换句话说,可不就是没尝过生活的毒打?桃李面包的文案说得其实也没错,今天的年轻人起步就有更周到的照顾、更优越的条件,不明白五仁月饼为什么会受到上一代人的强烈喜爱。
但这并不等于就非得要经受生活的毒打,毕竟一代代人的努力,就是为了能自由吃上更多更好的月饼。有故事的人不一定爱五仁月饼,爱五仁月饼的也不一定都有故事。年轻人或许的确没有上一代人的故事,但他们有他们的故事,由其他的月饼来承载。
为什么是“五仁”而不是三仁或七仁?
对爱研究的人来说,就会思考很多问题:五仁是哪五仁?为什么只有五仁没有三仁或七仁?一直都是五仁吗?五仁能不能换个仁……
然后会发现,五仁月饼拥有正宗的国家标准,人家是正经国家队,不是一般的网红月饼可以比肩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发布GB/T19855-2015《月饼》,明确规定“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等五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可称为五仁月饼”。
很明白了:五仁月饼就是这五仁,多或少一种、替换一种,都不是五仁月饼。
2024年新的国家标准GB/T19855-2023《月饼质量通则》保留了旧版《月饼》对五仁月饼的定义,但突出强调了“广式”这个派式。
话说回来,规则是人定的,你核桃过敏,自己家做的月饼里没有核桃,也叫它五仁月饼,并没人举报。而且不管新的《通则》还是之前的《月饼》,都没有强制性,标准中的“T”是推荐的意思。
追溯起来,早期的五仁月饼也没有五种仁。
最初的五仁月饼名为胡饼,产自西域,而且只有核桃仁、芝麻仁两仁。唐朝开始全国范围内流行,并有了“月饼”之名。伴随着人们的不断努力,原先的两仁也变成了五仁,但其他数量果仁的月饼也依然存在。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到他吃过一种“刘方伯月饼”:“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刘方伯月饼”的馅和今天的五仁相比已经算是比较贴近的了,但严格来说,它距离五仁还差两仁,只能叫作“三仁月饼”。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贾母中秋节吃的是“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内造”指的是大内御膳房做的点心,“瓜仁油松瓤月饼”从名字上看,馅料中至少含有瓜子仁和松仁两种,基本可认为是“两仁月饼”。
国标只对广式五仁月饼所用的果仁进行了严格限定,对于其他派系的五仁月饼并没有一定之规,因而在实际制作生产中,苏系、京系、川系的五仁月饼之仁并不尽相同,杏花楼、稻香村、日月坊、五芳斋等,各有各的风格。西瓜子仁、南瓜子仁、花生仁的身影都隐约可见。
更有的品牌祭出了巴旦木、腰果、夏威夷果、松子,宣称要“重新定义五仁”。某家品牌还推出了“八仁满满”月饼,用足了八种坚果,号称五仁届的“劳斯莱斯”。
不管怎样,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的五仁月饼,像是老派艺术家,主打的是个实在,每一种仁都是好东西,不像有些月饼,馅料里全是“科技与狠活”。
各类网红产品不断迭代出新,五仁永远是中国人的五仁。
中秋将至,祝愿我们都不受生活的毒打,吃着自己喜欢的月饼,写好每个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