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00后辞职回村种大葱,“小白”田间“闯关”

舜网-济南时报

2025-09-17 07:30:08

  00后辞职回村种大葱,“小白”田间“闯关”

李英豪(右)和董润泽坐在田地里 受访者供图

  夜色渐浓,忙碌了一天的李英豪,仍在地里转悠。

  今天的大葱应该“安全”了,李英豪冲着一旁的董润泽念叨着。四个半月前,李英豪回到家乡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大李村,和自己的同村好友董润泽商量种地,两人一拍即合,种上了大葱,四个半月后,大葱已经长到了1米高。

  秋收就要来了,此时他们种的10亩地一片绿色,等到10月底大葱收获,预计今年的产量不错。

  一拍即合

  00后辞职回村种大葱

  李英豪今年24岁,是一名妥妥的00后,他大学学的是机械设计专业,同学们毕业后,有的考研,有的学了法律,从事了不同的职业。他回到了家乡,在济南一家教育机构做宣传招生,薪资稳定。可这份在别人眼中的“好工作”,却让他觉得浑身不自在。

  “每天对着电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李英豪说,他从小在农村 长大,父母种了一辈子地,虽然小时候被父母念叨着“好好学习,跳出农门”,但土地的气息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

  今年4月,李英豪和同村好友董润泽聊起未来,那时董润泽的工作也处于迷茫阶段。“现在好多年轻人返乡种地,咱章丘大葱这么有名,为啥不试试?”李英豪的一句话,让两人眼里闪烁着光。一拍即合,两人当即决定回村种地,就种章丘大葱。

  本以为父母会反对,没想到家人竟全力支持。“我父母说只要我想干,他们就帮衬着。”李英豪说。就这样,4月底,两人从李英豪的父母那里租下了10亩土地种葱苗。“选种大葱,一是因为它是章丘特产,二是村里种葱的多,附近还有一位师傅,种葱种得特别好,能随时请教。”李英豪补充道,两个种地“小白”,就此踏上了新农人的征程。

  边学边干

  种地“小白”田间“闯关”

  种地哪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李英豪和董润泽刚起步,就遭遇了重重困难。种苗时,毫无经验的两人,在烈日下泡了整整五天,才把葱苗种完。六月的太阳已经变得热烈,没几天,两人就被晒成了“黑包公”。“那时候累得倒头就睡,梦里都在想着种苗。”董润泽打趣道。

  种完苗,“麻烦事儿”一桩接一桩。拔草、除虫、松土、浇水……一样都不能落下。为了避开正午的烈日,他们选择下午和晚上干活。有次打完药,都凌晨1点多了,田间只有他们的灯光在闪烁。

  技术难题更是让人头疼。葱苗发黄、出现虫害,两人急得团团转。李英豪干脆拿着病葱,四处拜师学艺。邻村的农业专家成了他们的“救星”,两人三天两头就往专家家里跑。“那段时间,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葱种好,感觉比高考复习还认真!”李英豪笑着回忆。

  为了提高效率,学机械设计的李英豪把专业知识用上了。他琢磨着给农田搞点“科技含量”,便自掏腰包1万多元购置围葱机。“别人用铁锹围葱,又慢又累,咱这机器一上,效率直接拉满!”说起这些“种地神器”,李英豪一脸骄傲。

  玩转短视频!

  田间日常成“网红素材”

  在田间忙碌之余,李英豪和董润泽还玩起了短视频。他们把种地的日常拍成视频,分享到网络上:烈日下种苗的辛苦、和虫害“斗智斗勇”的过程、新机器投入使用的喜悦……视频里,两人说着一口章丘方言,十分接地气。

  “待到秋天九月八,大葱长到两米八!”“今天又和虫子‘干架’了,差点没打赢!”视频中,两人苦中作乐的样子,感染了不少网友。评论区里,点赞、鼓励不断:“支持年轻人,还能回家乡种地!”“给新农人点赞,加油!”

  这些支持,让两人信心倍增。他们计划等大葱丰收,通过网络销售,打响章丘大葱的名气。“以后还想搞深加工,把大葱做成各种产品,让乡亲们在家门口上班,都能跟着受益。”李英豪眼神坚定地说。

  如今,在大李村的葱田里,李英豪和董润泽种下的葱苗已1米多高。虽然和村里的“老把式”比,他们种的葱还有差距,但他们设立了目标,有信心越做越好。“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中间的过程。”对于以后,他们希望能积累经验多学多用,用自己的力量将章丘大葱的名号更好地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