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济南:幸福在身边,将“民生”落在生活点滴

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09-18 06:35:41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增进民生福祉,也是一座幸福之城最好的注解。

  在济南,市民的幸福指数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有了就业见习岗位,城乡公益性岗位让就业困难群体得到保障;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和普惠托育服务发展让“一老一小”更加幸福;保障性租赁住房、安置房让市民安居……

  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一件件民生“小事”撑起了一个个家庭的生活“大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共同绘就成这座城美好生活新图景。城市的为民底色也在这点滴之中落得更加浓郁。

  安居乐业,美好生活有着落

  就业是民生的头等大事,一头连着百姓生计,一头连着经济发展。

  作为制造业大市、用工大市、就业大市,近几年济南城镇新增就业每年保持在17万人以上。具体到2024年,济南多措并举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798人,为2.31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社保等补贴1.1亿元,为8.5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3亿元。

  当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就业工作既面临传统行业岗位缩减的挑战,又迎来新业态、新职业蓬勃发展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济南积极构建就业优先政策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和服务升级打通就业堵点,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搭建更高效的对接平台。

幸福在身边,将“民生”落在生活点滴

  比如,聚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济南建立常态化对接企业用工、重点群体、培训机构、市场资源的“四个对接”精准服务机制,依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敲门式”服务,摸排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和重点群体就业需求清单,促进人岗精准匹配。

  今年,济南将开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见习岗位1.5万个以上,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53万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0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乐业更要安居。

  在济南,多层次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

  城镇户籍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公租房实物保障,按照收入标准享受租金减免优惠;中低收入家庭通过市场租房的,可申请租赁住房补贴。

  新市民、青年人和来济务工人员,可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金的90%。

  在济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市场租房的,则可申请每月500-1500元的租赁住房补贴。

  高层次人才在济购房的,可申请购房补贴。其中,A类人才一事一议;D类及以上人才最高可领取40-100万元;全日制硕士10万元、博士15万元。

  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发展也就更有底气。

  兜牢底线,美好生活有温度

  伴随着老龄化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保障对于逐年增加的老年群体来说特别重要,尤其对于失能老人更是刚性需求。

  2025年济南市民生实事项目的第一项就是“加强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具体包括,完成老年人认知症筛查10万人次,新增社区认知症筛查康复服务点10个。新增认知症专业照护机构1家,在养老服务机构增设认知症照护专区20处,增加照护床位800张,打造认知症社区筛查、专业机构照护全链条服务模式。

幸福在身边,将“民生”落在生活点滴

  此外,济南今年还提出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20处,打造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0家,选取26个社区设立社区老年用品、康复辅助器具展示和配置服务(租赁)站点,在3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养老服务顾问”,为老年人提供长短期托养、助餐助医、辅助器具租赁等社区服务。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关乎民生、连接民心。

  去年,济南新增备案托育机构70家,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历下区、济南高新区获评全省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今年,济南将抓实国家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普惠托育服务机构300所;优化儿科服务,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0.87人、床位2.5张。

  不仅如此,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平阴县、商河县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完成1398个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3%……

  一系列医疗、教育项目的落地实施让市民美好生活更贴心、更温暖。

  宜居舒适,美好生活有品质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如今的济南,蓝天白云、水清岸绿、泉水叮咚已成常态。

  “天蓝”的底色更加鲜亮,去年全市PM2.5浓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3%,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0天。“水清”的成效稳中有进,全市16处城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水环境质量指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小清河(济南段)水质改善工作获评全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土净”的底线持续守牢,去年完成21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加大14个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力度,完成201个行政村环境整治。

幸福在身边,将“民生”落在生活点滴

  良好的生态让城市生活品质节节攀升。

  去年,济南新建各类公园54处、古树保护园50处,开放共享绿地130处,建成共建花园55处,新建各类绿道116公里。实施老旧小区绿化提升100处,完成立体绿化1万延长米,建设小微景观(花境)500组。

  在此基础上,济南今年还将新建各类公园30处、古树保护园30处,建设提升绿道50公里,建设公园景区万米智慧健身步道,开放共享绿地100处。建设共建花园50处、创意微景观100处。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市民群众的幸福常态。

  与其他城市不同,济南人的幸福指数还有一项“泉”指标,泉水水位的高低总能牵动众人的心。

  不久前,趵突泉以“泉涌若轮”之姿,迎来2003年9月6日复涌后的持续喷涌22周年之日,这也创造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趵突泉持续喷涌时间的新纪录。

  在泉城,泉水的持续喷涌正是一个生活品质与内涵的符号。

  城市里的美好生活,是民心所向,更是幸福所在。济南把“民生”二字落到市民幸福生活的细节处,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自然更安心也更舒心。(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卢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