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济南医药制造业规模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

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10-09 18:51:00

  近日,济南市现代医药产业链产学研合作专场研讨对接会议举办。新黄河记者获悉,2024年,济南现代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343.4亿元;医药制造业规模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4位。

  现代医药产业链上下游展开深度对接

  据了解,本次会议由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共同主办,旨在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与现代医药制造龙头企业间的高效沟通平台,推动各方在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资源共享等领域深化合作,促进济南市现代医药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此次会议精心设置了实地考察与深度研讨等环节。会议伊始,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齐鲁制药集团展厅、CMC研发平台、3400单元车间(生物药生产车间),直观感受企业的创新研发实力。

济南医药制造业规模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

  会上,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张明会作为产业链“链主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齐鲁制药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24年研发投入达43.8亿元,已成功获批2个1类创新药。未来将持续深化与产学研各方的合作,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提升。

  在技术对接与需求交流环节,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济南市中心医院肠道菌群中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院、山东省药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专家,依次介绍技术研发情况及合作需求;齐鲁制药创新药物研发中心、生物技术开发研究院等部门代表,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展开面对面沟通,针对溶瘤病毒候选药物、高仿生类器官AI辅助肝癌耐药靶点等前沿技术方向进行深入研讨对接。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张旭东表示,管委会将全力推进AI+医药,打造NK、CAR-T、外泌体精准治疗药物平台、类器官服务平台、中日韩肿瘤防控研究院等平台;依托上游高校、科研机构等研发平台和省肿瘤医院、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等下游医疗机构,发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数据赋能优势,加大与齐鲁制药等制造业企业的沟通合作,在济南国际医学中心谋划建设高端化、智能化创新医药服务大平台,全力推动济南市现代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徐磊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判产业态势、推动政策落地,必须坚定发展信心,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持续发力,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着力打造现代医药先进制造业区域引领优势。希望医药龙头企业积极联合上下游科研机构、企业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有序开放资源要素和供应链;医药制造业企业持续深化与医疗机构沟通合作,着力畅通医药健康供需“内循环”,为打造基础稳固、动能强劲的工业强市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做强产业支撑。

  去年济南现代医药产业实现营收2343.4亿元

  现代医药产业是济南市确定打造的13条主导产业链之一,已构建了生物药、化学药、中医药、医疗器械、医美抗衰、特医食品6个细分产业链条。从会议现场公布的数据看,2024年,济南现代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343.4亿元,同比增长5.1%;医药制造业规模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4位。济南拥有龙头骨干医药企业10余家,其中,齐鲁制药第十次位列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十强、目前位列第三。在医药领域,济南拥有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12个,1类创新药4个,持有药品、器械批准文号约占全省三分之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截至目前,济南市拥有省级以上产业集群9个,以济南高新区、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为核心的“东医药、西医技”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逐步成型。

济南医药制造业规模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四

  作为济南现代医药产业链工作专班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进落实联席会议、企业服务、项目推进、要素保障、合作交流等5项机制,构建了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专班工作运行体系。近年来,《济南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系列产业政策陆续实施,从支持研发创新、加快成果转化、促进集群发展、完善服务体系等多个维度强化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按照计划,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重点打造以政策链为引导、产业链为基础、创新链为核心、服务链为支撑的“四链融合”现代医药发展体系,持续搭建产业链供应链成果转化与供需对接平台,畅通“产学研用”一体化循环。进一步优化产业服务与政策保障,完善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推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专项政策落地见效,以政策红利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与企业内生动力,推动济南现代医药产业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