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低空经济 职教先行 莱职构建产教融合“天际线”

舜网-济南日报

2025-10-14 09:21:15

  从下单到送达仅需3分39秒,起降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上空,搭载AI网格码导航的无人机正高效重构校园物流体系,为济南乃至山东的低空经济发展描绘出清晰的职教轨迹。

  这背后,是学院立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超前布局。学校积极构建“产业学院—管控中心—示范场景—培训基地”四位一体协同体系,探索从5公里低空路网起步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随着“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山东省、济南市相继推出行动方案。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领航、精准对接。2024年,学校依托人工智能、无人机应用等4个核心专业,联合龙头企业成立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搭建山东省首个校园低空物流示范场景,填补了省内低空领域人才培养空白。

  “学校以‘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核心,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孔祥敏表示。产业学院聚焦低空基础设施、运维、算法、管控与应用五大节点组建专业群。目前已有163名毕业生服务于低空产业链,从事空域路网构建、数据分析与研发运维等工作。

  学院建成山东省首个、全国高职院校首个低空空域管控服务中心,作为低空交通的“智慧大脑”,具备空域管理、规划导航、态势展示与融合飞行管控功能,实现全面精准管控。

  学校联合北斗伏羲公司,获批以校区为中心、半径5公里、真高200米的空域使用权,完成校区至世纪城商圈5平方公里的低空三维建模。师生运用网格码技术构建低空空域路网,掌握空中路网核心技术,夯实应用基础。

  校园低空物流场景的成功运行,让师生与商户感受到效率提升。校企共建起降场,配置无人机与智能外卖柜,覆盖全校宿舍,师生还自主研发订餐与兼职平台。传统外卖平均配送需75分钟,而“低空外卖”平均仅需30分钟,无人机单程最快3分39秒。这一体系为教学科研提供平台,锤炼实战型人才,形成济南低空经济的实践范式。

  学院构建全链育才体系,涵盖技能培训中心、实训中心、飞行器4S中心及企业孵化空间等板块,提供从培训到创业的全方位服务。学校成立低空师资“先锋班”,聘请行业与企业专家组成智库,依托“政会校企”资源引入学科带头人与企业导师,形成协同教学体系。

  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开发无人机岗位课程体系,编写特色教材,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学生邓红浩参与三维图绘制与路网搭建,成长为“低空经济人才”,承担管控服务中心宣讲并获企业认可。目前学校已有100余名学生参与研发运维,孵化“无人机4S服务”等创业项目。

  学院低空实践持续激活区域生态。2025年3月启动以来,低空外卖接单超10万单,带动校内勤工俭学岗位60个,创造本地就业6个。项目带动周边40个商户整体营收增长50%,其中3家小吃店日均营业额从100元跃升至近千元,形成“岗位扩容—就业增收—经济盘活”良性循环。无人机物流与数字化运营重构服务半径,激活社区资源。

  学校联合莱芜高新区、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北斗伏羲等,成立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展望未来,学院将以产教融合为“云梯”,重塑区域“低空天际线”,探索“15分钟低空生活圈”,推动生鲜配送、医疗急救等场景落地,为济南申报国家低空经济示范区提供支撑,助力山东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张职业教育赋能、“空地协同”的智慧网络,正悄然改变城市未来图景。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其中一道亮眼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