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报业全媒体
2025-10-16 13:49:07
10月14日上午7时,山东省立医院中心院区门诊大楼正对面,晨光中聚集了患者家属。志愿者们正逐份发放着今日的爱心早餐,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和一个鸡蛋。
这一场景自9月开始,已持续近一个月。近日,新黄河记者采访了活动发起人高昊,一名21岁的大学毕业生,他表示当看到医院里有家属来不及也不舍得吃一份早餐,便萌生了帮助他们的想法。如今,爱心早餐获得很多患者家属的认可,高昊和同学们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还搭建了24小时公益厨房,正计划开展更多公益行动。
晨光里的早餐点,患者家属暖心领餐
清晨7点左右,志愿者们准时到场,布置桌椅并开始分发食物,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一位正在领取早餐的患者家属表示:“我们早上来医院,没时间吃早饭,现在能免费领到早餐,真是太方便了。”
9月,高昊刚从学校毕业便开始策划爱心早餐活动。“一开始担心流程不顺畅,也怕没人来领,没想到效果很好,大家拿到早餐时的笑容都特别真诚。”高昊笑着说,爱心早餐为“一个鸡蛋和一碗小米粥”的组合,既能保证营养,又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阿姨,您拿一份,小心烫。”志愿者们一边递出早餐,一边轻声叮嘱,“大爷,这边还有鸡蛋,不够再拿。”推着轮椅陪家人就诊的胡女士接过早餐,连忙道谢:“我们早上 5点就从家里出发,根本没顾上吃早饭,你们这早餐真是太及时了。”
不到1小时,当天准备的早餐就全部分发完毕。志愿者们随即收拾好桌子和保温桶,将物品搬进不远处的公益厨房。米、面、油被整齐地摆放在厨房的货架上,高昊指着其中一袋小米介绍:“这是一个患者家庭生产的小米,我们特意购买来做早餐,既保证质量,又能支持他们。”
从病房触动到温暖汇聚,早餐背后的爱心接力
“之前在医院看到有患者家属常常来不及也不舍得吃一份早餐。当时我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就是想帮助到他们。” 高昊回忆起发放爱心早餐的初衷,他表示,能够帮他们解决一顿热乎的早餐就是自己的初心。
这个简单的想法迅速转化为行动。高昊表示,“起初全靠自己和同学们的积蓄维持,因为能力有限,早餐的份数没有那么多。”随着活动在社交平台上的传播,逐渐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主动联系他们,捐赠米面油等物资。
高昊介绍道,在他的手机备忘录里详细记录着每一笔捐赠的物品、数量和捐赠人。他还会定期检查厨房设施,并根据反馈调整物资储备,确保空间安全和实用。
这段时间有不少让他感动的瞬间:“前几天有位来自河南的女士领早餐,她说自己不饿,只给住院的妈妈领早餐;今天早上还有位爷爷领完早餐后,一直向我道谢,这让我又增添了几分做下去的动力。”
“00后”同学组队来,志愿者挤空闲时间做公益
在这支志愿服务团队里,大多数成员都是高昊的大学同学,今年刚毕业不久。高昊表示,“我刚开始提出做爱心早餐的想法时,大家就都特别支持,主动来做志愿者。”
爱心早餐发放后,志愿者们常聚在公益厨房内,吃着馒头片讨论下一步计划。“咱们周末可以加个公益活动,比如帮行动不便的老人送东西”“刚刚收到的鸡蛋要记到捐赠台账里”“下周我轮休,早上可以早点来准备粥”,讨论声此起彼伏。吃完早餐,大家又匆匆收拾好东西,各自赶去上班。
高昊特别介绍了他们的公益厨房:“9月中旬建好的,24小时面向患者及家属开放。有需要随时可拨打电话获取门禁密码,里面有消毒碗柜、装满食物的冰箱,还备着轮椅和灭火器。”这位00后毕业生最大的愿望,是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知道这个温暖角落,让爱心接力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