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从“治理”到“智理” 济阳城区派出所“1124”机制重塑基层警务

舜网-济南日报

2025-10-17 07:59:06

  济阳公安分局城区派出所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万,配备民警、辅警59人,是一级公安派出所及分局标准化派出所。随着征地拆迁、老城改造、村居整合的持续推进,2023年以来辖区回迁人流激增,实有人口增长近2万,矛盾纠纷与治安压力加大。城区派出所在分局党委的领导下,探索建立“1124”治安防范机制,用科学高效的治理方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主防”答卷。

 从“治理”到“智理” 济阳城区派出所“1124”机制重塑基层警务

和群众交流。

  1党政主导化解矛盾

  “矛盾不激化,平安有底气。”这是济阳公安分局城区派出所所长徐明涛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从源头化解纠纷,派出所依托《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联合济阳街道党工委全力打造综治中心,社区民警轮流值班值守,让矛盾化解有了固定“阵地”。

  今年9月,街道出台“3+3”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通过三所联调(派出所、司法所、律师所)、三级联动(村居/社区管区/直属部门、街道),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工作。司法所、派出所调解员(8人)常驻,社区法律顾问随叫随到。简易矛盾纠纷当场化解,复杂纠纷则移交街道综治中心深度处置。

  为激发辅警作为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派出所还争取济阳街道党工委支持,设立每起调解50元-200元的补助,既缓解了基层警力压力,又让社会治理和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实现“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发生”。

  2023年6月起,段某因拆迁安置房问题上访,要求协调换房。开发商、施工方多次上门查看,委托省检测中心出具鉴定报告,但段某始终不认可。2025年1月,综治中心牵头,联合银山社区、派出所、住建等部门召开协调会,一次次耐心沟通,一遍遍实地核查,最终拿出令段某满意的解决方案,这场持续一年多的纠纷终于画上句号。

  如今,“3+3”机制已成为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真正实现了“事心双解”。

 从“治理”到“智理” 济阳城区派出所“1124”机制重塑基层警务

走访群众。

  1“一室强领”精准用警

  “以前综合指挥室在四楼,民警值班室在一楼,沟通要跑楼梯;现在挪到一楼,空间打通了,工作也更融合了。”谈起综合指挥室的搬迁,派出所民警李鹏深有感触。作为“大脑中枢”,综合指挥室的升级,是“一室强领”机制的关键一步。

  在“两队一室”基础上,派出所打破传统“大排班”模式,改为分组梯次用警,做强“一室”。建立所长直管、所领导轮值制度,让指挥室与分局、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一体联动。实时掌握辖区动态,开展“五情”研判精准定位风险,指挥调度将任务推送至巡逻防控队与执法办案队,让“警力跟着警情走”,为接处警和执法办案提供精准支撑。

  这背后,离不开分局“深根固柢”的基层治理部署。自2023年起,分局持续推进“两个下沉”。

  一方面,“机关民(辅)警进社区”,7名民警与5名辅警下沉,为派出所8个社区配齐专职社区警务队,夯实管理实有人口、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服务辖区群众五大职能。

  另一方面,新警全部下沉派出所,落实“警师制”,由经验丰富的老民警“一对一”带教,组建起平均年龄26岁的执法办案队,集中攻坚破案。

  今年1—9月,派出所共接处警4472起;行政立案202起,比2023年下降62.17%;刑事立案20起,比2023年下降50.91%,结案时间同比去年缩短10.33%。

 从“治理”到“智理” 济阳城区派出所“1124”机制重塑基层警务

群众送锦旗。

  2双重身份融入治理

  “王书记,我们小区楼道灯坏了,晚上出行太不方便了!”在银山社区,居民口中的“王书记”,其实是兼任社区副书记的社区民警王四升。这种双重身份,正是城区派出所推动公安工作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之举。

  城区派出所牢固树立“为民亲民”的工作理念,把“平安城区”党建品牌内涵与治安防范、平安建设、服务群企等工作融合,进一步明确“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

  在分局党委的支持下,济阳街道党工委发文,任命派出所所长为兼职委员,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书记。

  进了社区就是“自家人”。所长、社区民警每周参加街道、社区工作例会以及派出所例会,带领社区辅警、网格员、保安、治安积极分子一起,开展社区巡防、民生警务处置、群众走访等工作,把社区警

  务向基层延伸、工作阵地向社区覆盖、服务事项向群众贴近,实现社区警务与基层党务、社区政务的深度融合。

 从“治理”到“智理” 济阳城区派出所“1124”机制重塑基层警务

安全演练。

  4四支队伍激活群防

  民警进社区以来,以分局“平安合伙人”机制为基础,派出所组建宣传员、巡防员、调解员、联络员四支队伍,让群防群治成为平安建设的“活水”。

  宣传员队伍协助社区民警开展文明养犬倡议、反诈防盗等宣讲工作。城关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员、退休教师、居民志愿者组成的“蒲公英”宣讲队,用“济阳话”普及政策法规,把“法的声音”送到群众心里。

  巡防员队伍吸纳网格员、保安员、公益救援队等公众力量,牵头“北起救援”等公益组织,对小区未锁车辆进行提示,着力降低盗窃案件发案率,初步实现“公安主导、社区主力、群防群治”的四级巡防体系,重点区域见警率、管事率显著提升,盗窃发案连续两年下降,2025年较2023年下降51.7%。

  调解员队伍由退休干部、法律工作者、热心群众构成。社区民警王四升打造的“四升茶室”调解室品牌,让退休干部化身调解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联络员队伍由“社区干部+网格员+楼长”组成,建立“日收集、周分析、月研判”机制,做好社区民警的情报员,发挥风险预警、信息采集功能,织密社区信息网。

 从“治理”到“智理” 济阳城区派出所“1124”机制重塑基层警务

大练兵比武。

  更具创新的是,派出所还联动辖区商家,在“平安合伙人”平台上推出餐饮优惠、物品赠送等福利。“平安合伙人”通过参与治安巡逻、矛盾调解、安全宣防获取积分,再用积分兑换福利,形成“平安建设+积分兑换+消费反哺”的良性循环。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更让平安建设成为全民参与的“共同事业”。

  城区派出所的“1124”治安防范机制,让辖区的平安根基越来越牢固。下一步,派出所将继续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把标准化建设做实、做深、做细,朝着“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不断迈进,用坚守与创新,守护好老城的烟火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