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日报
2025-10-26 09:38:22
当第三代液胀一体化桥壳从研发图纸走向量产,一场历时二十余年的技术突围,终于在济南开启产业化新篇章。10月22日,山东小鸭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增资控股秦皇岛通桥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标志着这家全球唯一实现液压胀形一体化桥壳全品类产业化的制造商正式落户济南高新东区小鸭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济南在高端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空白,更将依托本地完备的产业生态,推动中国商用车核心部件制造迈入自主可控、高效节能的新阶段。
【二十年磨一剑】
全球唯一技术实现产业化突围
通桥科技的崛起,源自一场跨越二十余载的技术攻坚。依托与燕山大学联合研发的核心专利,企业成功突破液压胀形技术产业化的世界级难题,彻底颠覆了传统铸造与冲压桥壳的工艺路径。
相较于传统制造方式,第三代液胀一体化桥壳采用无焊缝整体成型技术,实现产品减重10%–25%、疲劳寿命提升30%以上,材料利用率更是从传统工艺的约60%跃升至90%–95%。每生产100万支桥壳,即可节约钢材2万吨,在商用车轻量化与绿色制造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项技术的突破,让中国在商用车桥壳制造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秦皇岛通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芝宝表示,凭借全球独有的全品类产业化能力,企业已成为一汽解放、东风德纳等头部车企的核心供应商,产品屡获“质量改进奖”等行业权威认可,年产值正随产能释放持续攀升。企业车间里,高精度胀形设备以±0.01毫米的精度稳定运行,无焊缝桥壳产品鱼贯下线,展现出“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
【择善而栖】
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为何选择济南?在通桥科技的决策版图上,答案清晰而坚定。
“济南完备的高端装备产业生态,是技术落地的最佳土壤。”杨芝宝的判断,与济南打造万亿级装备产业集群的战略高度契合。
作为中国重汽、吉利汽车等整车龙头集聚地,济南已构建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全链条体系,斯凯孚、采埃孚等国际零部件巨头也纷纷落子,为通桥科技提供了高效协同的产业环境。落地前夕,通桥科技已与中国重汽签订采购合同,未来将实现“本地研发、本地制造、本地配套”的闭环运营。更富战略意义的是与小鸭精工的协同整合。通过本次增资控股,通桥科技迅速获得智能制造产能支撑,双方将共建“桥壳研发—车桥总成—智能装备”一体化产业体系。
小鸭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刚表示,小鸭控股集团正深度融入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腾笼精业”与产业升级进程。通桥科技迁址并入驻小鸭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济南市推动产业生态聚合发展的一个鲜活例证。小鸭控股集团将统筹优势资源,优先保障整合投入与研发资金,全力支持通桥科技实现扩产与提质增效。同时,小鸭控股集团将以全链条协同为抓手,积极构建车桥制造产业新生态。此举不仅为小鸭精工塑造了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也生动体现了济南市通过企业协同创新激发产业动能的政策导向,有力助推全市制造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迈进。
此外,济南高新东区“五区叠加”的政策红利、济南产发集团226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的精准赋能,以及政府在资源对接、人才服务等方面的系统保障,推动项目实现“数月落地”,彰显出“济南效率”对高端项目的强大磁力。
【扎根济南】
塑造产业新生态与竞争新优势
通桥科技的落地,是济南从“招商引资”迈向“招商引智”“招商引技”的典型样本。近年来,济南聚焦“十强产业”实施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具备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变革的优质项目。
根据规划,通桥科技将于2026年整体迁入小鸭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产能、强研发、促升级。项目落地不仅将推动本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更将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完善商用车核心部件产业生态。
据相关机构预测,全球车桥市场销售额将在2030年达到近500亿美元,国内液压胀形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扎根济南的通桥科技,正以全球领先之姿抢占产业制高点,为济南建设国家级高端装备产业基地注入强劲动能。
通桥科技与济南的相遇,是一场技术与城市的双向奔赴。通桥选择济南,是因为济南完备的产业生态、精准的政策支持、雄厚的科研资源,能为技术产业化提供最佳土壤;济南引进通桥,是因为其核心技术能填补产业空白、引领产业升级,为济南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场跨越山海的携手,不仅将重塑商用车核心部件产业格局,更将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济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