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时报
2025-10-30 08:34:05
近日有网友反映,打开宝宝巴士旗下一款“宝宝巴士儿歌” App时,开屏会跳转到含有成人内容、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广告。10月28日,宝宝巴士品牌客服表示,非会员状态下App内确实会展示由第三方平台投放的广告,但平台会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监督。审核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如出现低俗等不适宜的广告,属于“异常情况”,将反馈处理。(10月29日红星新闻)
宝宝巴士是市场上知名的亲子教育公司,据称已累计服务全球7亿家庭用户,旗下有多个细分领域的App,内容主要是幼儿教育,兼具娱乐功能,家长将其作为孩子的启蒙工具。其中,“宝宝巴士儿歌”App的用户量多,覆盖面广泛,许多孩子每天都会打开App听歌、看动画故事。然而,本该是童声稚语、旋律欢快的儿童数字乐园,谁承想竟然“开黄腔”,出现不良广告,污染孩子们的心灵。
儿童应用软件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宝宝巴士的用户群体以3—8岁儿童为主,该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极为有限,对广告内容好奇,又不具备辨别力,容易被不良广告吸引。研究表明,儿童接触暴力、性暗示等不良信息,易引发模仿行为或形成错误价值观。由此可见,跳转低俗广告的做法,不仅背离儿童友好的原则,更可能对儿童的幼小心灵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必须追责。
面对网友和媒体的曝光,宝宝巴士将责任归咎于“第三方广告”与“审核疏漏”,这番解释在赤裸裸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儿童App并非法外之地,宝宝巴士利用平台资源优势接广告业务,增加经营利润,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乱“开车”。无视儿童保护权益,放松广告内容审核,令“儿歌App”变成“低俗广告入口”,本质上是将商业利益凌驾于儿童权益之上,亦是对社会责任的漠视。
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色情等内容;第三十四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应当建立健全广告审核制度,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不得发布。显然,“宝宝巴士儿歌”App跳转不良广告,已然触碰法律红线,不是道歉、整改就能了事的,监管部门应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调查,依法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类似事件并非孤例,此前“小天才”手表应用商店也曾存在低俗内容,亦是以审核疏漏为由搪塞。可见,对儿童应用需要强化内容监管,实施更严厉的惩戒措施,对屡教不改者实施高额罚款,严重者甚至可以吊销资质,以形成法律威慑力。
儿童产品的运营者必须清醒认识到,面向孩子的平台,任何内容都不是小事,安全底线没有例外。平台方应主动升级审核技术,引入AI内容识别系统,对敏感词、画面进行实时筛查;同时建立“人工+技术”的双重审核机制,对广告主实行“黑名单”制度。家长和公众也应提高监督意识,发现违规内容及时举报,形成社会共治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