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济南时报
2025-11-14 07:03:49
11月12日,哈啰出行“蓝鲸号”电助力车悄然登陆济南,首批投放多数在历城区。此举结束了济南作为省会城市长期没有合规共享电助力车的“政策空白”,迅速在本地市场引发关注。

市民一方面对新运力带来的便利性抱以高度期待,另一方面也对其“部分区域”的差异化投放策略表示不解。这场迟来的“上新”背后,不仅是济南“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的集中爆发,也与哈啰总部在资本市场的“输血”需求紧密相连。
此次哈啰的投放,精准切中了济南积压已久的市场需求。与山东省内淄博、东营、临沂等早已普及共享电助力车的城市不同,济南出于交通秩序和安全管理的考量,长期对此持谨慎态度。但济南“地势不平”的特点导致普通共享单车使用率受限,市民对电助力车解决地铁、公交“最后一公里”接驳的呼声已久。
此次“破冰”,哈啰展现了与早年“单车混战”时截然不同的精细化运营策略。根据其App显示,运营范围被蓝色线条严格框定在历城区、市中区和槐荫区的部分区域,骑出服务区车辆可能会自动断电。记者打开哈啰出行体验发现,济南确实出现了电助力车入口,但市中区大部分区域都显示“附近500米暂无可车用”。如果将定位切换到历城区,页面上出现多辆踏板车可供选择骑行,有的车辆显示可骑行距离70多公里。
在计价上,哈啰电助力车采用了“2元起步(含15分钟),此后1元/5分钟”的规则。同时,哈啰设置了严格的“P点”(指定停车点)还车制度,在运营区内但未停在P点,将收取0元到5元调度费;而在运营区外还车,调度费则从10元起步,最高可达50元。这一系列规则将以高额罚款约束用户行为,避免重蹈“车辆围城”的覆辙。
尽管市场热捧,但哈啰“蓝鲸号”在济南仍面临双重挑战。来自城市的管理博弈不可避免。济南的交通状况高峰期较为拥堵,新运力的加入是否会加剧路面拥堵、挤占本就紧张的人行道资源,是部分市民的担忧之一。这对其线下运维团队的车辆调度、维护和秩序管理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存量市场的激烈竞争也值得关注。电助力车的入局,势必触及现有利益格局。一方面,它将与本地庞大的电动车零售商群体抢夺市场;另一方面,在3至5公里的出行半径上,它也与滴滴等网约车的短途业务构成了直接竞争。业内人士分析,哈啰进入省会济南作为重要落子,已成功激活了本地需求。但其后续能否快速平衡运营效率与城市管理压力,并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从更深层次看,哈啰电助力车进入济南,不仅是一次常规的城市拓展,也承载着哈啰在资本层面的“输血”重任。今年9月,哈啰高调宣布获得阿里战投,全力押注L4级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并计划在2027年部署超5万辆车。这是一个需要巨大投入的“烧钱”游戏,而哈啰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公开资料显示,哈啰在2021年冲击美股IPO失败,其2018至2020三年累计亏损超48亿元。为了寻找新故事和资本出路,哈啰在今年(2025年)上半年通过入主“永安行”(603776.SH),被外界视为实现了“曲线上市”。
但无论是高风险的自动驾驶故事还是刚到手的上市平台,都需要优质的现金流业务来“输血”。因此,电助力车这项被证实比共享单车利润率更高、模式更成熟的业务,便成为了哈啰必须打赢的“地面战”。选择济南这个高潜力、长空白的省会市场,被视为哈啰在激烈的资本竞争下,为高风险的未来寻找稳定现金流的必然战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