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以民事检察之力 谋群众民生福祉——济南市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舜网-济南日报

2025-11-14 07:43:10

以民事检察之力 谋群众民生福祉——济南市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举行“好品泉涌”精品创建表现突出代表会见座谈活动。

以民事检察之力 谋群众民生福祉——济南市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深入企业问需求。

以民事检察之力 谋群众民生福祉——济南市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

参加“民法典宣传月”集中宣传。

  “十四五”以来,济南市检察机关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追求,准确把握民事检察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以高质效监督理念为引领,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导向,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动力,全面履行民事检察职责,推动司法公正深入人心。

  精准监督

  筑牢司法公正“生命线”

  案件质量是司法办案的关键,每一起案件都要经得起检验。济南市检察机关将高质效办案要求深度融入每一起案件办理全流程,建立审查前主动风险提示、审查中充分听取诉求、结案后耐心释法说理的工作机制,既严守法律依法办案,又注重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真切期盼。

  在生效裁判监督领域,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等法定监督手段,对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依法启动纠错程序,坚决守住司法公正底线;在审判程序与诉讼活动监督中,聚焦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及执行程序中的突出症结,精准发力、靶向监督,既维护司法权威,又全力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

  针对“程序空转”“监督乏力”等难题,济南市检察机关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建立抗前指导、跟进监督、接续抗诉全流程机制,打造全链条、穿透式监督体系。同时,对不支持监督申请的案件严格执行内部审批程序,层层把关、审慎处理,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的审视和历史的检验。

  民生为本

  让司法温度直抵民心

  济南市检察机关始终把保障民生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靶向专项行动、暖心司法服务、常态化普法宣传,让检察温情浸润群众生活。

  深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精准破解群众急难愁盼。聚焦民事领域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益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监督纠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释法说理等多元手段,集中发力办理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重点领域案件。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检察监督更有力度、更显温度,多件优秀案事例获评全省典型并被上级院转发推广,以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构建“支持起诉+”工作模式,为弱势群体撑起法治晴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维权难题,济南市检察机关采取“支持起诉+”的工作模式,提供全链条法律支持,通过与工会、人社、司法等部门搭建协作平台,畅通线索移送与司法救济通道。2024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支持起诉案件400余件,其中外来务工人员追索劳动报酬案157件,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追索欠薪500余万元。

  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让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济南市检察机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发布民事检察典型案例,举办“检察开放日”,邀请社会各界走进检察机关近距离了解民事检察工作;精心编制民法典知识读本、民事检察服务明白纸等宣传资料,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厂区开展“面对面”普法。今年以来,已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5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

  机制创新

  激活监督提质增效新动能

  “以前靠群众举报找线索,现在大数据主动推送,监督效率翻了番。”办案检察官指着“民事检察智慧监督平台”介绍。

  依托该平台,济南市检察机关创新构建“交通统筹”“网络司法拍卖”“套路租”“虚假诉讼”“审理程序不规范”等多领域大数据监督模型,全面覆盖生效裁判监督、审判程序监督、执行活动监督3大民事检察业务。通过“智能推送+人工分析+调查核实”的办案机制,推动个案办理向穿透式类案监督、能动性系统治理转变跃升,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拓展“检察+”模式,凝聚监督合力。深化“检察+调查”,充分运用调查核实权,为精准监督收集扎实证据、奠定坚实基础;推广“检察+听证”,通过公开听证搭建各方对话平台,以“看得见”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创新“检察+和解”,联动基层党组织、社区、法院等多方力量,定制切实可行的和解方案,有效消弭分歧。近年来,通过公开听证促成民事检察案件和解的比例持续攀升,当事人的司法获得感显著提升。

  构建多元化协作机制,织密监督网络。与市法院联合会签《关于适用再审检察建议加强民事法律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让同级监督更有效率;与法院执行局建立民事执行与检察监督衔接机制,携手破解“执行难”;与济南仲裁委联合出台《关于检察监督与仲裁衔接的工作规定》,形成打击虚假仲裁与虚假诉讼的合力;与市人社局共建“检察+人社”协作机制,协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联合妇联、工会等建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共同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服务大局

  以法治担当护航高质量发展

  秉持“企业需求在哪里,检察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济南市检察机关创新推出“检护企航”服务品

  牌,为企业量身定制法治讲座,帮助企业防范化解法律风险。这一务实举措获得市委、市委政法委领导多次肯定,人民日报、山东法制报等主流媒体予以关注报道。

  近年来,检察机关常态化走访企业190余家,组织8期线下法治讲座,吸引5000余名企业家现场参与,线上互动人次超60万;仅今年就举办2期讲座,700余名企业家代表线下参会,4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平台收看学习。推广完善全省首个服务民营经济的“检察护航”APP,整合法律资讯、典型案例、检察微课堂等8大服务板块,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目前,该APP已覆盖民营企业1万余家,获评第六届“法治政府奖提名奖”,并入选全国智慧检务十大创新案例。

  延伸监督触角,以检察建议助推源头治理。济南市检察机关将民事检察监督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辐射效应,从个案办理中挖掘共性问题、找准制度漏洞,及时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建章立制,促进源头治理。在办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时,检察机关针对共性问题与相关部门深入沟通研判,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完善监管机制,该建议获评全省社会治理优秀检察建议。5年来,发出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均被相关部门采纳并落实整改,有效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济南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坚守法治初心、践行检察使命,以更精准的监督、更优质的服务、更完善的机制,持续做精做实民事检察工作,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为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