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利剑护生态 初心守黄河 槐荫公安打造“黄河安澜·生态警务”深度融合新模式

舜网-济南日报

2025-11-14 07:46:05

  黄河滔滔,奔流不息。在这条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畔,槐荫公安分局用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公安新篇章。

  今年以来,分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公安工作现代化主线,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以“夯实基础、精准发力、为民服务”为总遵循,推动公安职能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公安力量。

利剑护生态 初心守黄河 槐荫公安打造“黄河安澜·生态警务”深度融合新模式

与群众交流。

利剑护生态 初心守黄河 槐荫公安打造“黄河安澜·生态警务”深度融合新模式

叮嘱游客注意安全。

利剑护生态 初心守黄河 槐荫公安打造“黄河安澜·生态警务”深度融合新模式

步行巡逻。

利剑护生态 初心守黄河 槐荫公安打造“黄河安澜·生态警务”深度融合新模式

骑行巡逻。

  党建引领

  筑牢生态保护“桥头堡”

  在槐荫公安分局,生态保护从来不只是一项业务工作,更是一场由党建引领的深度实践。

  分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态警务全过程、各环节,着力打造具有槐荫特色的“怀(槐)信仰,印(荫)初心,护安澜”党建品牌。“生态保护,责任重于泰山。”这是分局党委班子的共识。他们将生态警务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建立起“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主抓、全警参与”的责任体系。工作专班的成立,让生态保护有了“最强大脑”——分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党委成员齐上阵,各部门负责人全员参与。召开专班工作会议,分析研判生态警务形势、部署重点任务、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党建如何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分局给出了精彩答案。他们通过“星级党支部”评选,激发党员民警争当“生态先锋”的热情。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黄河专班、生态警长与街道、黄河河务局党组织联建共建,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治理共抓,实现了“1+1>2”的聚合效应。

  机制创新

  织密黄河安澜“防护网”

  面对广阔的辖区与复杂的生态保护形势,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分局创新构建的“分局专班—警务区—社区民警”三级生态警长体系,将生态保护责任落实到84个警务区、148名社区民警肩上,实现了“网格化、无死角”的生态守护格局。

  今年7月推出的生态警长积分制管理,犹如一剂“强心针”。民警的每一次巡查、每一条线索上报、每一个案件办理,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积分。“这不仅是对工作的量化,更是对付出的认可。”参与积分制管理的民警深有感触,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基层民警的积极性。

  夜幕降临,黄河大堤上警灯闪烁。分局推行的“1、3、5”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任何时候出现警情,民警都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们整合社会力量,组建起警民协同的巡防队伍,让生态保护成为全民共识。“项目警长”机制的建立,更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重拳出击

  打好生态安全“保卫战”

  黄河生态保护,既要防,更要打。分局始终保持对生态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这些犯罪分子总以为自己黄河边作案神不知鬼不觉,我们破案更需要机智应对。”沿黄派出所所长张世晰深刻认识到,打好“生态保护战”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谋略。“越野车在黄河边练车破坏草皮,群众反映类似情况时常发生,并没有当回事儿,相关部门也无可奈何……”刑警出身的张世晰敏锐地察觉到,这是破坏堤防设施的违法行为。他查找翻阅大量涉生态保护案例后,组织警力完成取证调查工作,终于将涉嫌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王某抓获。

  翻开今年的成绩单,一组数据见证了分局打击犯罪、保护生态的决心:今年以来,分局在环食药知森领域,破获刑事案件21起,涉案金额高达500余万元,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侦破的某单位被寻衅滋事案,开创了济南黄河流域生态司法保护先河——这是首起因侵占黄河水利工程用地被刑事立案的案件。案件的成功侦办,不仅让违法者受到法律制裁,更恢复了4000余平方米黄河水利工程用地。

  在这背后,是法制保障的坚强支撑。生态法治研判小组的成立,让每一次执法都有了精准的“标尺”。5次联席会议、8次专项法制分析会,破解了一个个执法难题;75起用地纠纷的妥善处置,见证了法治力量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赋能

  打造智慧巡防“千里眼”

  “无人机准备,起飞!”随着指令下达,警用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在黄河上空巡航。这是分局警航无人机中队的日常作业场景。

  科技,让生态保护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分局在全市率先组建警航无人机中队,配备先进的警航指挥车和反制系统,构建起“空中巡查+地面处置”的立体化防控体系。这项创新不仅实现了“无人机巡查全域覆盖”,更能“精准反制非法黑飞无人机”,开创了低空治安防护的新模式。

  数字背后是扎实的付出:

  每月132架次的无人机巡防,3次火情处置,4次人员救助,20次重点部位巡查,260余架次的测绘建模……这些数字勾勒出科技护航黄河生态的生动画面。

  与此同时,专业培训让民警练就“火眼金睛”。每月举办的执法调度会、专题培训会,让300人次的民警接受了系统培训,锻造出一支“懂生态、通法律、精业务”的专业队伍。

  从传统巡防到智慧守护,从单打独斗到全民参与,分局的“黄河安澜·生态警务”新实践,正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这条奔流不息的母亲河畔,公安蓝与生态绿交相辉映,共同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下一步,槐荫公安分局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守护黄河安澜的新征程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答卷,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