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雪野片区用“球场战术”,给出乡村联动良方、激活全域合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2025-11-23 15:35:06

雪野片区用“球场战术”,给出乡村联动良方、激活全域合力

  11月17日,“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山东实践”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启幕。记者跟随采访团走进山东各片区,亲身体验乡村振兴“组团升级”的独特魅力。

雪野片区用“球场战术”,给出乡村联动良方、激活全域合力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片区化联动”已成为一个热词。但热词的背后,往往冷藏着真实的困境:规划容易协同难,项目容易共赢难。把几个地理相邻的村“框”进一张蓝图,常常是“联而不动、动而不均”,最后难免落入“点强面弱”的旧窠臼。

  当你听到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将下辖51个行政村划分为西部山乡、北部原乡、东部水乡三大片区时,或许会以为这又是一次常见的区域规划。但深入的探访发现,这里的核心秘密,不在于划出了几个“圈”,而在于打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内核”,并赋予它一套让各村从“物理相邻”实现“化学融合”的精妙战术。

  战术破局:从“村村争前锋”到“各司其职”

  “破解乡村振兴‘点强面弱’难题,片区化联动是关键抓手。”雪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潘国伟的这句话,几乎是一切的开端。但如何联动?答案出乎意料地生动。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干部狄杰友道破了天机:“我们通过构建片区党委统筹机制,让各村明确‘前锋、中卫、后腰’的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产业链互补。”

  这是一个极具革命性的比喻。它意味着,片区发展不再是村村争当“前锋”的锦标赛,而是一场需要精密配合的团体赛。在王老村“天上的街市”项目中,这个“球队”战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王老村,无疑是这个片区联队里的“前锋”。它与山东文旅山乡集团合作,整村联建,乡村振兴学院、房车露营地等20余种业态落地生根,风光无两,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的分红就达70万元以上。

  但“前锋”的进球,离不开“中卫”和“后腰”的支撑。承接王老村客流的周边6村,是战术里的“中卫”——它们顺势发展30余家农家乐,提供餐饮住宿配套,让游客“来了能留、住得舒心”。

  几公里外的北白座村,则是妥妥的“后腰”。它没有追求大体量的旅游项目,而是默默盘活10处闲置资源,建成“共富工坊”,引入中科北斗数字农业项目。它联合周边4个村,流转土地1800余亩,专心发展劳务和中草药合作社,通过产业链实现增收600万元。

雪野片区用“球场战术”,给出乡村联动良方、激活全域合力

  “以前守着山地没出路,现在在合作社务工,每月能挣3000多块。”一位在清宁森林小镇打理民宿的村民笑着说。她所在的“工坊”和合作社,正是支撑“前锋”王老村文旅业态的供应链和后勤基地。王老村吸引来的客流,需要健康的食品、特色的农产品伴手礼,而这正是北白座村们的舞台。“前锋”引流、“中卫”配套、“后腰”供血,完整的产业链让片区发展拧成一股绳。

  利益共赢:从“按村平分”到“精准算账”

  然而,定位清晰只是第一步。更关键也更棘手的是,如何让贡献了土地、山林和劳动力的“中后场”村庄,公平地分享“前锋”进球带来的胜利果实?这就涉及片区党委最核心也最精细的工作——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针对多村共建项目的收益分配,雪野的答案是“资源入股”。这听起来并不新鲜,但难在“精准核算”。

雪野片区用“球场战术”,给出乡村联动良方、激活全域合力

  “我们依据每个村投入的土地、山场、用工等资源占比,进行精确的量化核算,确保村集体与村民能共享发展红利,而不是简单地按村头平分。”一位片区党委的干部解释道。

  以娘娘庙村投资2.7亿元的齐长城文化公园为例,项目不仅涉及本村,也辐射周边。周边村庄可能以提供建设用地、生态屏障、劳动力等方式入股。片区党委需要像一个精算师,评估每一种资源的价值,并设计出动态的分配模型。这套复杂的算法,是避免“肥了亮点、瘦了周边”、实现真正“化学融合”的技术核心。

  数据显示,这套机制目前已初见成效:雪野街道31个受益村均增收5万元以上,村民户均年增收约1万元。青柠小镇更是带动了跨街道的6个村,村均增收超过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