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走基层 看作风 | 借力产业融合,历城控股助济南超算科技城再出发

舜网

2025-03-18 20:48:54

  从一片荒芜,到完成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一期建设,历时108天;从一无所有,到汇聚起近20家科研院所、30余家科研平台、100余家企业,集聚起110余支科研团队、4000余名科研人员,拓展为14.2平方公里的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历时5年。

走基层 看作风

  而今,站在发展的第6个年头,以济南市“项目提升年”为牵引,聚焦历城区“五大攻坚行动”,历城控股借力产业融合再启新程,助“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迈步“济南超算科技城”。

  细数来路,济南超算科技城“高光不断”。

  2022年,历城区充分发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重大科学装置辐射带动,在齐鲁科创大走廊核心地带,规划打造14.2平方公里的“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此后,创新圈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双核,形成人工智能、信创网安、功率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链,集聚中科曙光、超越科技、海康威视、云知声、中晶芯源等110余家企业,构建起“上下楼即上下游”的集群生态。

  2023年,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和生物医药港相继启用,推动算力与产业深度融合。其中,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超算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的突破口。项目自2023年落位开园以来,多家传感器上下游相关企业接踵而至,镭神智能、卡特加特、中晶芯源、晶众光电等27家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在此汇聚。

  2024年,济南超算牵头构建覆盖山东16市的省级算力互联网“山东算网平台”,实现算力资源的跨区域高效调度,被国家数据局评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成为区域数字经济的“硬支撑”……

  期间,历城区科学规划“两心四区五园”的产业空间格局,全方位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入驻需求。其中,“两心”即建设超算中心、公共中心;“四区”即打造数字产业区、环山创新区、院校集聚区、数字应用+品质生活区;“五园”即建设超算中心科技园、济南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数字产业综合服务示范园、山东自主可控信息装备产业园、先进计算产业创新园等五大园区。

  从单纯打造顶级算力到建设超算科技园,从超算科技园强势开园到周边产业园区集聚发展,一座齐鲁科创大走廊上的“科创新城”“数字新城”“生态新城”呼之欲出。

  当然,从“数字圈”到“科技城”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产业更深层次的融合。

  可以看到,在“四支专业招商队伍”和百亿级基金集群的引导下,科技城内企业已然形成产业链协同。比如,晶谷研究院孵化的碳化硅企业与激光晶体企业,通过技术互补推动半导体产业集群发展。

  在历城区推出的济南首个数字经济专项人才政策“1+433”的指引下,历城控股在创科技城内建成1500套人才公寓,并设立1亿元人才基金,吸引丁肇中院士团队、吴建平院士团队等顶尖科研力量入驻。与此同时,科技城内以42.8%的绿化率打造“开门见山、推窗即绿”的生态空间,配套建设超算小学、历城二中、人才社区等设施,解决了科研人才对居住、教育等后顾之忧,真正实现“宜创宜业宜居”。

  产业链协同发展,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济南超算科技城正逐步发展成为产城深度融合、宜创宜业宜居的新城区。

  年初,历城区充分整合济南超算周边资源,再次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提升。未来,历城控股将依托院校集聚区科研院校资源,搭建校企联合的实践基地,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依托中国济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历城)综合示范园,打造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筑梦地”“梧桐园”,为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同时,加快推进海归小镇申建,提升政策叠加效应,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创新创业,将海归小镇打造成济南的“产业发展高地、产城融合高地、人才集聚高地、未来科技发展高地”。

  春光正好,东风正劲。在这片1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秒百亿亿次的智能计算能力、千亿级的产业集群、4000余名科研人才,正合力谱写着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的大文章,擘画着“科技城”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