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舜网

2025-06-26 19:58:22

  薪火相传启新章,非遗瑰宝绽华光!近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十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普集街道传李老粗布手工织造技艺、巧媳妇“就菜”制作技艺两项传统技艺成功入选!这不仅是对普集街道非遗文化传承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我们继续守护文化瑰宝的强大动力!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传李老粗布手工织造技艺

  经纬交织,布染岁月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在普集,有一种温暖,是老粗布的触感;有一种传承,是穿梭在经纬间的匠心。传李老粗布手工织造技艺历史悠久,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搓布几、纺线、桄线、牵线、打交、领布、掏缯、扶杼等大大小小70多道工序。纯手工制作的老粗布,质地柔软、透气吸汗,其独特的纹理和图案,是机器生产无法比拟的,被称为“会呼吸”的布。每一匹老粗布,都是织工们用双手编织的艺术品,展现着普集人民勤劳质朴的品质,也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的文化脉络。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在坚守传统织造技艺本真的同时,非遗传承人深耕创新实践,通过工艺改良与技术优化,成功将传统粗布幅宽从40公分拓展至100公分,大幅提升生产效能与产品品质。如今,这些匠心之作不仅畅销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更成为展现传统工艺魅力的文化名片。

  为推动技艺传承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传承人创新构建"老粗布+微工厂+农户"的发展新路径。以严格的筛选机制,吸纳本村及周边村庄织龄逾十载、技艺精湛的资深"织娘"作为核心力量,以统一设计、统一供料、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回购的生产销售模式,由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实时指导,确保传统工艺精髓在规模化生产中得以完整保留。这一创新路径既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时代活力,也为乡村女性创造家门口就业机会,实现非遗传承、技能就业、增收致富的多重社会价值,让千年织造技艺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普集街道传李老粗布生产基地,作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摇篮,集生产制造与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而明水古城布坊内的“传李老粗布”传统技艺展示区,更是将非遗魅力与现代文旅需求深度融合,构建起生产、销售、参观、体验、研学五位一体的沉浸式文化空间。该展示区巧妙依托明水古城的历史底蕴,创新打造“非遗+旅游”特色模式,让游客既能亲眼目睹老粗布从棉线到成品的精湛织造过程,亲手体验传统纺织工具的操作乐趣,又能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旅赋能,这里不仅成为老粗布手工织造技艺的活态传承阵地,更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典范。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巧媳妇“就菜”制作技艺

  匠心传承,岁月留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美食承载一方情。巧媳妇“就菜”制作技艺是普集街道独特饮食文化的缩影。“就菜”,是章丘人餐桌上别具风味的存在,从食材的精心挑选,到烹制过程中对时间与火候的精准把控,每一步都凝聚着普集巧媳妇们的智慧与心血。经过代代相传,这道美味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为了游子心中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承载着浓浓的乡情与记忆。

  巧媳妇“就菜”制作技艺起源于20世纪初,以匠心独运的食材搭配与传统工艺著称。主料精选肉质细嫩、鲜味醇厚的本地白鳞鱼,以及肥瘦比例精妙、油脂丰腴的优质五花肉;辅料巧妙融合熟芝麻的醇香、干辣椒的辛香与花生米的酥脆,多味交织,构筑出层次分明的味觉体验。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作为饮食文化载体,巧媳妇“就菜”制作技艺反映了鲁中地区百姓“粗料细作、节俭持家”的生活智慧---以寻常食材为基,经匠心烹制化平凡为珍馐。作为章丘、莱芜一带的饮食符号,凝聚着浓郁的文化归属感与乡土情怀。在文旅融合浪潮的推动下,“就菜”不仅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美食名片,更通过餐饮消费链条,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这一承载地域文化的珍贵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持续绽放非遗光彩。

  巧媳妇“就菜”制作技艺曾是家庭主妇代代相传的烹饪智慧,如今由餐饮行业大厨、民间非遗传承人及特色餐馆共同接力传承。其口味以咸鲜为基调,风味醇厚浓郁,既恪守鲁菜“以咸鲜为主”的传统精髓,又创新融入微辣等复合味觉层次。搭配章丘本地爽脆大葱与喷香煎饼食用,更凸显别具一格的地域风味。

  作为纯手工烹饪技艺,“就菜”尤为注重火候把控。传承人凭借多年经验精准拿捏炒制时间,在猛火快炒间,让食材达到酥香而不焦糊、醇厚而不油腻的绝佳口感,将传统烹饪技艺的精妙发挥得淋漓尽致。该技艺见证了鲁中地区近百年的饮食文化变迁,从家庭餐桌走向餐饮市场,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代表。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普集街道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

  非遗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此次两项传统技艺入选区级非遗名录,是普集街道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对普集非遗传承人的鼓励与肯定。未来,普集街道将继续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挖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让普集的非遗文化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同时,也欢迎大家走进普集,感受传李老粗布的质朴魅力,品味巧媳妇“就菜”的独特风味,共同领略普集非遗文化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