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
2025-07-02 18:56:22
7月2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30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场,发布会上,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亓伟介绍,2024年,全市住建系统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扎实推进工作落实,行业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省,重大产业民生项目稳步推进,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保交房、城中村改造、城市体检等28项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因工作成效明显,7次全国性会议在济南召开,相关工作经验得到推广。
2025年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住建“12419”工程,即坚持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对接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两大需求”,锚定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建设“四好”系统工程、叫响“济南建造”品牌、打造“住建服务样板”四个工作目标,着力推进省会住建事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截至目前,各项工作均已取得积极进展。
多措并举稳控房地产市场。先后举办“2025山东省暨济南市高品质住宅展示交易会”“住福万家安居齐鲁2025济南市夏季购房节”,发放5000万元住房消费券,有力带动销售;联合多部门开展“促进住房领域消费专项行动”,从动态优化调控政策、稳步提升住宅品质、优化服务监管等23个方面联合发力,共同促进住房消费;5月底,推出“卖旧买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总房款0.8%~1%的购房补贴,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开展市级高品质住宅项目申报评选,累计申报56个项目。以“济钢片区”智想城项目为核心,打造高品质居住示范区。此外,为满足工薪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产权型需求,全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已于6月23日启动配售,希望符合认购条件的市民积极关注选购。
统筹推进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在城市更新方面,今年已启动项目80个,完成年度投资160.6亿元,高新区舜泰广场智慧停车项目等2个案例成功入选住建部典型案例。在城中村改造方面,今年已启动项目51个,完成年度投资144.6亿元。持续提升燃气设施安全水平,已完成20.9万户燃气报警系统更新;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积,开工4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配套项目,目前已完工197万平方米。6月,济南市成功入围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为城市建设带来新动能。
创新驱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强化科技引领、降本增效等措施,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对建筑企业“上规入库”进行奖励,激励建筑企业重发展、稳增长。一季度,建筑业产值、出省施工产值、签订合同额等建筑业重要指标均稳居全省首位。今年1-6月,全市新增绿色建筑884.1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建筑应用505.8万平方米。4月,举办第三届中国(济南)绿色建筑大会,济南市相关企业智能建造、超低能耗建筑等前沿技术得到推广展示。
深化改革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改革住建行业服务监管机制,积极推广BIM技术应用,勘察设计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创新招投标监管模式,全面推行“评定分离”,助力项目快速落地;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实施装配式结构首层监督抽查、关键工序“举牌验收”制度,常态化开展建筑施工三个“半小时”安全意识养成活动;深化数字赋能,推进数字住建5大系统整合,汇聚2.67亿条数据,初步形成“4+1”政务系统体系,新增数据创新应用场景23个,以数字化推动住建产业创新升级。
亓伟介绍,下一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坚持“项目化”工作思路,按照“四抓四提升”的要求,锚定推动“止跌回稳”目标,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上“出实招”。加大市场监测分析力度,研究制定针对性销售措施,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持续落实“卖旧买新”政策,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落实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有关政策,做好市级高品质住宅项目评审工作,通过示范项目带动住宅品质提升;有序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工作,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锚定建设“四好”系统工程,在提升城乡品质上“抓机遇”。落实全市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要求,聚焦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持续加力提效。积极稳步推进《济南市城市更新条例》出台工作,配合研究城市更新规划、土地、金融、财税等配套政策,健全“1+N+X”法规政策体系。抓住入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有利机遇,大力推动4大类76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落地。
锚定叫响“济南建造”品牌,在建筑业转型发展上“强动能”。鼓励企业“上规入库”,做大做强建筑业总量;瞄准重点地区,继续加大外出施工行业党委建设力度,帮助企业开拓外埠市场;扩大建筑师负责制试点范围,深化BIM技术应用,推动培育绿色建筑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锚定打造“住建服务样板”,在筑牢基础支撑上“树形象”。全面完成数字住建5大系统整合,完善“4+1”政务系统体系;扎实开展“两拖欠”专项治理,抓严抓实安全生产,守好“一排底线”,确保行业平稳发展;深入推进法治住建工作,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树立住建行业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