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
2025-07-10 17:10:54
【编者按】古树名木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讲述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近年来,济南全面摸清古树名木资源家底,截至目前,已让首批认定的4532株古树名木“有名有姓”,并推动依法依规保护。
古树静默矗立,却见证着城市千百年的发展与变迁。如果古树会说话,它们又将如何“诉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为此,舜网推出《“树”说4532》系列报道,循着古树年轮的纹路,走近这些“会说话的历史学家”。
在济南市中山公园内,109棵古树静默伫立。这片始建于1904年的山东首座以“公园”命名的公共游览场所,曾历经"商埠公园"到"中山公园"的名称变迁,但园内的杜梨、皂荚、苦楝等古树始终是这片土地最忠实的守护者。其中一株高9米、胸围近2米的杜梨,更被确认为济南市区同树种之最。
"这些古树每一圈年轮都镌刻着泉城记忆,但岁月侵蚀也让它们面临健康危机。"济南古树医生团队负责人介绍,为守护这些"镇园之宝",专业团队正运用现代科技为古树"体检治病"。
在苦楝古树复壮现场,技术人员手持土壤检测仪采集数据,内窥镜深入树洞探查腐烂情况。"有些病害肉眼难以察觉,必须通过专业设备精准诊断。"项目负责人表示,通过检测土壤酸碱度、透气性及树体内部状况,团队能准确判断古树衰弱根源——或是根系缺氧,或是养分缺失,或是病虫害侵袭。
在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古树医生实施了"精准手术":清除硬化铺装、破除水泥封堵、清理腐烂木质后,喷施生物药剂杀灭病菌,再填充复壮基质与菌根菌剂,最后安装仿生龙骨修复树形。同时通过打透气孔、增设支撑架、修剪病枝等综合措施,帮助古树恢复呼吸与代谢能力。
"复壮后的养护尤为关键。"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团队为古树建立了动态监测机制,定期检查树洞修复情况,及时灌溉施肥,确保古树持续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