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
2025-08-15 08:42:35
舜网讯 初秋的大明湖,碧波潋滟,垂柳依依。8月14日上午,济南市政协组织省市政协委员、政府部门负责人共同深入城市绿心,开展绿地开放共享“再商量”第二次现场商量,实地了解去年相关月度商量成果转化成效,共绘绿色惠民新图景。
调研组首站沿大明湖南岸西行。在鹊华广场至大明湖南门一线,“疏绿透湖”工程的成效清晰可见:曾经被茂密灌木遮挡的湖光山色豁然开朗,超然楼、百花桥、画舫游船尽收眼底。据介绍,改造通过科学梳理植被,保留骨干乔木,打造出水岸疏林草地景观,真正实现了“明湖路上见明湖”的愿景。正谊广场人流如织,“夏雨荷”灯组成为热门打卡点。这里拆除了遮挡视线的展牌与灌木,让司家码头长廊与湖面相映成趣。大明湖南门区域新辟的林下休憩空间与开阔草坪,更成为连接古城与湖区的活力枢纽,市民游客悠然享受绿意。
转至少年桥南,西护城河泉水绿道贯通令人眼前一亮。新辟的滨水步道与亲水平台,不仅打通了趵突泉、五龙潭至大明湖的“一环”步行断点,船闸广场的喷雾彩虹装置更增添了游览趣味,生动展示着古城的泉水智慧。
在泉城公园丁香园共享绿地,2000平方米空间内草坪葱郁、沙池童趣盎然、凉亭雅致,全龄段市民均可在此露营、健身、参与主题活动。紧邻的Park+书享艺术空间,融合阅读与轻食,与绿地仅一步之遥,构建起“书香绿地”的典范。
随后的座谈会上,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一级调研员田军首先介绍了“一湖一环”项目情况和共享绿地工作开展情况。去年两次月度商量推动大明湖南岸透湖及6.6公里绿道连通如期完成,新增便民设施50套,南护城河北岸“疏绿透河”提升古城活力。2025年我市将开放共享绿地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布了114处开放共享绿地名单,目前已完成开放108处。年底总量将达323处、139.3公顷,并推动智慧小程序开发、制度完善与活动创新。
座谈环节,政协委员们立足专业与民生,踊跃建言。运营管理方面,省政协委员,山东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成,肯定了大明湖透湖工程的现代园林价值,同时提醒需警惕部分绿地“满负荷运转、养护难、配套不足”问题,强调立足济南实际,科学规划、量力而行、稳步推进,避免速度过快导致管理脱节。市政协委员,济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骞之从运营创新角度建议,依托智慧小程序探索“分区分时、动态管理”,热门区试行预约限流,增加耐踩踏草坪与泉水直饮等特色设施,探索“商业+公益”运维模式,平衡投入与可持续。市政协委员,市教育局学校党建工作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尹梅青建议,明确管理指引提升服务水平,招募志愿者担任“文明指引员”,不断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功能完善方面,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专职副主委赵宁系统提出了强化大明湖及明府城周边文化展示、完善公厕等基础及便民设施、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促进“一湖一环”多元业态融合、优化重点区域交通秩序等多方面建议。市政协委员茹晖盛赞“书香绿地”模式,呼吁嵌入“科技+”(充电桩、信息屏)与“文化+”(公园图书馆),并善用市民自治与志愿力量,让绿地成为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市政协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省立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孙海慧认为,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公园可以进一步完善康养设施与服务。她提议现有的健身区域外,可以增设专业康复步道(防滑按摩材质)、健康提示设施,服务老年及康复群体需求。
市园林和林业绿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对委员建议进行了认真回应,表示将深入研究吸纳,并恳请大家持续关心支持园林和林业绿化事业。
此次“再商量”,是济南市政协深耕“商量”平台、助推民生实事的生动延续。从湖岸到河畔,从物理空间的“透绿”到服务内涵的“共享”,委员灼见、部门担当与市民期盼在协商中激荡融合,为擦亮“百姓园林”品牌、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与幸福温度。绿意盎然的泉城,正朝着“城市因园林更美好,生活因园林更幸福”的目标坚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