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
2025-08-18 16:53:52
在章丘区普集街道瑞祥社区,一枚小小的“民情二维码”,正悄然重塑着社区居民的生活场景。从大观园小区赵先生家中久散不去的“油烟味”被扫码解决,到明珠花园小区柏先生冬日里重获的阳光透过修剪的枝叶洒进阳台,再到热心居民郑女士见证游乐场旁新置的休息椅上跃动的邻里欢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民生难题的逐个破解,更见证着一条以数字赋能重塑社区治理生态的创新之路正稳步延伸。
一码通联,民意直抵“零时差”
瑞祥社区以“网格福管家+民情二维码”双轨驱动,搭建起民情响应的“高速通道”。“诉求码上办”如同居民手中永不占线的“民情热线”,指尖轻触间,“居民点单”的诉求穿透信息壁垒直达社区治理中枢,让原本冰冷的数字代码,化作承载民声、传递温暖的桥梁。家中的油烟异味,从扫码上报到修复完成、环境清洁一气呵成;树木遮光问题,从现场核实到修剪落实迅速推进。“码上响应”的承诺,彻底刷新了服务时效——数字赋能不仅消弭了物理距离的阻隔,更拉近了干群之间的心理距离,让“不知找谁”的迷茫变为“一扫即办”的笃定,真正实现了民意“零时差”直通。
机制破壁,协同治理“全链条”
“诉求码上办”的生命力,源自其背后精密运转的机制创新——仅有技术通道而无制度保障,再便捷的入口也会沦为“数字摆设”。为此,社区构建起“响应—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群众呼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更关键的突破在于“部门壁垒”的破除:从油烟扰民、树木遮阳,到楼道整治、私拉乱接、私搭乱建,住建、环保、司法、物业、城管等多部门协同发力。一枚二维码激活多方资源,将分散的“条块力量”凝聚为解难纾困的“治理合力”,从“解决一事”向“治理一类”的跃升,彰显着“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社区治理韧性。
角色蝶变,多元共治“新生态”
“诉求码上办”触发了社区治理主体的深度重构。居民不再是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居民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全流程深度参与的“积极行动者”。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改进”的闭环中,“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共同体意识正蓬勃生长。依托数字平台收集诉求,社区治理从“被动灭火”向“主动排雷”积极转型——高频问题被精准捕捉,风险隐患得以前瞻预判。这种数据驱动的“主动治理”与“源头预防”,推动社区从“救火队”向“规划师”的角色跃升,撬动社区治理范式升级——让居民成为治理主角,让服务从末端响应转向源头感知,这正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密钥。
小码大治,温暖直达。以技术为翼突破信息阻隔,以机制为轮驱动服务增效,以共治为魂凝聚社区合力。在这里,“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已成为居民可感可及的日常,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初心点亮社区服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