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
2025-08-19 18:18:59
作为我省地质找矿的“主力军”和“专业队”,近年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聚焦科技人才“双轮驱动”、聚力改革创新“两翼齐飞”,以科技引擎持续驱动关键核心技术体系建设。8月19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召开全省煤田地质科技创新大会,会上亮出科技创新“成绩单”——首批评选出地质找矿、清洁能源勘查利用、深地探测等6大领域14项关键核心技术,同时明确“到2027年培育30项以上关键技术、打造地质领域科技创新新高地”的目标,以科技引擎全面激活煤田地质新质生产力。
此次大会创新开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评选,是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科技创新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据了解,入选的14项技术均通过专业鉴定,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且每项技术都拥有2个以上成功应用案例。从传统的地质找矿,到清洁能源勘查利用、深地探测等新兴领域,技术覆盖范围全面贴合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具备先进适用、经济可行性好、推广价值高的显著特点,将为全省地质工作突破瓶颈、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大会还对全局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优秀科研平台、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发全局科技创新活力,营造创新争当的良好氛围。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范宇新在大会上表示,煤田地质局积极融入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大局,将科技创新作为“八大创新工程”之首。为此,该局拿出“真金白银”致力于科研创新,通过科技创新管理构筑创新新生态。仅2025年,计提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投入比例在全国同行业领先,科研资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在平台建设方面,省煤田地质局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获批山东省矿井上下导航与监测重点实验室,实现重要突破。中国地调局浅层地温能技术与推广中心山东实验中心也落户该局。此外,新获批第4个院士工作站,盐(矿)地下空间储能、深地探矿、煤系战略矿产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矿山隐蔽致灾评估与防控、矿山钻探救援2个省应急管理厅重点实验室,及2个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科研项目攻关激发出新动能,记者了解到,由该局首次主持的“覆盖区富铁矿勘查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和“深地资源空地一体电磁探测技术与装备开发”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填补了此两类项目空白。入选自然资源部“从山顶到海洋”全国科技巡展科技成果2项。两年来,实施重点科研项目29项、队院差异化发展科研专项55项,推动解决“卡脖子”难题37个,42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及以上水平,其中,国际领先2项、国际先进7项。
2023年以来,该局不断实施装备提升行动,投入资金7860.23万元,配备各类先进装备300余台套。联合研发国内首台套双动力头钻机,跟管钻进一次性成孔,有效防止钻孔坍塌;开展禹城富铁矿深覆盖区钻探施工工艺技术研究,有效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质量问题,钻进效率提高1倍以上。研发的“地热能应用工程AI节能系统”,实现综合节能22%;联合开发推广“磁悬浮”热泵技术,节能30%以上。率先开展盐穴储能探索和实践,助力全国规模最大盐穴储能示范应用基地落户泰安,相关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在湖北、江苏、江西等地推广应用。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张玉洪表示,该局将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工程科研化、科研产业化”的“科产融合”发展路径,在地质找矿、生态修复、应急救援等领域持续突破,全力打通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奋力开创全省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上,范宇新与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邹广德共同为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科学技术协会揭牌。
下一步,省煤田地质局将加力推进“科技立局、创新兴局、人才强局”三大战略,到2027年构建起更加成熟完善的全面创新制度体系,培育关键核心技术30项以上,奋力打造地质领域科技创新新高地,为激活煤田地质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