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新闻 >

全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温暖故事⑤ | 朱伯言:联动攻坚破顽疾 数字赋能暖民心

舜网

2025-08-21 16:00:33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步履不停,目光如炬,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温度,用双手守护民生的细节。他们是济南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是城市治理的“眼睛”与“触角”,更是传递“温暖城管”的“摆渡人”。

  从一片破损的井盖到一盏熄灭的路灯,从一处积水的路面到一棵倒伏的树木,他们以“绣花功夫”捕捉城市的“细枝末节”,用“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他们用平凡的身影书写不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汗水、有感动,更有智慧与担当的碰撞。他们用“小切口”推动“大民生”,让城市管理既有精度,更有温度。

  为记录这些温暖瞬间,弘扬榜样力量,激励全市城管系统在新征程上砥砺前行,我们特此开设《全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温暖故事》栏目。也愿这份温暖,激励每一位济南人在共建共治共享中,书写更美好的家园篇章!

  在城市治理的前沿阵地,天桥区数字化中心始终以“联动攻坚”为利剑,以“数字赋能”为引擎,用精准高效的行动破解城市顽疾,用贴心务实的服务温暖百姓民心。在济南天桥区的街巷之间,有这样一个身影,他日复一日地巡查,用敏锐的目光捕捉着城市环境的每一处异常,用迅速的行动回应着市民的期盼。他就是天桥区数字化中心信息采集员朱伯言,一位默默守护城市洁净与安全的“巡查尖兵”。

  双轨联动,速清偷倒渣土还绿于民

  2025年6月,朱伯言巡查至小清河南路与标山路西侧交汇处时,路旁绿化带深处几处异常隆起引起了他的警觉。走近一看,大量灰黑色的建筑渣土被装进袋子偷倒于此,在绿植间形成刺眼的“小山丘”,不仅破坏了绿意,更侵占了人行道边缘,行人至此不得不绕行。“这谁干的?太缺德了!”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大姐抱怨道。这声抱怨,也更坚定了他尽快解决问题的决心。朱伯岩迅速拍照取证,通过运管服系统火速上报此处问题。

全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温暖故事⑤

  面对渣土偷倒时间不明、源头难寻以及清理清运复杂的难题,区数字化中心采取案件双派遣模式,协同多部门处置。一方面联系北村街道办事处组织工人处理装运,另一方面协调渣土科同步介入,利用附近监控倒查,追查偷倒者责任。

  方案既定,行动迅疾。北村街道的工人们挥汗如雨,清运车及时跟进。尘土飞扬中,城管队员穿梭在周边商户和小区,仔细询问、查看监控录像,制服湿了又干,留下道道盐渍。经一天奋战,渣土全部清运完毕,人行道恢复整洁畅通。“这么大热天,你们辛苦了,这下清爽多了!”围观居民自发鼓掌称赞。

  紧急处置,消除汛期建筑垃圾隐患

  7月,朱伯言在泺口街道小清河北路巡查时,发现顺河高架桥西侧工地围挡外,一道由破碎混凝土块、废弃板材组成的建筑垃圾带,沿着工地围挡外侧,蜿蜒堆积了近300米,影响出行安全。更令人揪心的是,天气预报显示强降雨即将来临。“糟了!”朱伯言心头一紧,立即上报:“小清河北路顺河高架西侧河岸,大量建筑垃圾堆积,部分垮塌至主干道,长度约300米!汛期风险极高,请求紧急处置!”。区数字化中心迅速启动响应,打破常规作业时间,实施错峰清运。

全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温暖故事⑤

  次日清晨,环卫工人和转运车已悄然进场清理,区城管执法大队的队员仔细勘查,寻找蛛丝马迹,锁定倾倒源头。同时,区数字化中心发动附近商户和社区网格员,鼓励他们随时拍照上报异常情况,形成长效监督机制。经过连续作业,随着最后一车建筑垃圾被运出,300米的建筑垃圾带终于消失,主干道边缘恢复洁净,还路于民。

  攻坚克难,雨后联动排查保安全

  7月,一场暴雨席卷济南。次日清晨6时,暴雨初歇,朱伯言巡查时发现天桥区多处主干道行道树倒伏、折断,景观灯也不同程度损坏。他迅速对全区雨后路况进行排查,多角度上传倒树位置、断裂灯杆等信息,申请园林、街道多部门紧急联动。

全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温暖故事⑤
全市智慧城管信息采集员温暖故事⑤

  区数字化中心即刻启动联动机制,协调区园林调派抢险人员修剪断枝,保障道路畅通;同步联动街道配合作业,并负责后续协调修复路灯及线路。在双方紧密协作下,雨后出行安全隐患被及时消除,居民的安全通行环境得以恢复。

  风波过后,留下的是焕然一新的街巷,更是宝贵的治理经验。作为信息采集员,他们日复一日穿行于街巷,用脚步和镜头丈量着城市的细微变化。当巡查的镜头捕捉到居民安心的笑容和整洁的环境,这便是对他们辛勤付出最真实、最温暖的肯定。这份坚守与联动的力量,也正让这座城市在精细化治理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