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网
2025-08-23 13:40:27
当晨光洒满齐鲁大地,带着泥土芬芳的蔬菜正从沃野奔赴千家万户。山东以占全国6%的耕地,贡献了8%的粮食、11%的蔬菜、12%的水果,这份沉甸甸的分量是“齐鲁粮仓”最生动的注脚。近年来,山东拓展乡村特色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出台《关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全方位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寿光七彩庄园挂满枝头的西红柿,到燎原菜业包装精美的净菜,鲁企品牌愈发响亮。现代设施农业为“齐鲁粮仓”注入活力。
产业发展的进阶之路
从“冬暖式大棚”到“蔬菜硅谷”,山东寿光以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为笔,在“科创链”“装备链”“服务链”上挥毫泼墨,接连入选国家级、省级农业试点。与国家级科研院校共建国字号平台12家,自研蔬菜品种224个,成为全国最大种苗基地;丹河等智能化园区,新型智能玻璃温室效能提升3-4倍;流通领域,蔬菜产销服务平台串联起1373家合作社、6.9万户农户,CED电商孵化聚集区等4个过亿电商集群里,5000余种农产品走向全国,年供应30余个省份约50万吨蔬菜,书写着“小产品”撬动“大产业”的奇迹,寿光以“三链重塑”实践设施农业意见,树数字农业新标杆。
智慧农业的实践样本
当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科技相遇,一幅科技兴农画卷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在聊城莘县,智慧种植已融入日常,指尖轻触屏幕,大棚的自动卷帘、通风便应声而动,传感器全天候守护着棚内温湿度、光照等数据;在临沂兰陵县,精心织就的“1个县级平台+8个基地”的数字化网络,集成环境监测、水肥调控等6大智能模块,让物联网、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在田间扎根结果。山东各地以智慧种植深化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实践。
产业根基的坚实支撑
齐鲁大地多元地貌孕育了丰富物产,催生出潍坊、临沂、聊城等蔬菜产业高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为蔬菜提供稳定水源保障。以高速为骨架的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衔接主要蔬菜产区。青岛港、日照港等世界级港口群联通全球;完善的冷链物流仓储体系实现鲜蔬48小时直达全国,“公路+海运+冷链”的联动,助推了产业链高效运转,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当暮色浸染齐鲁沃野,满载鲜蔬的冷链车仍星夜兼程。据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蔬菜播种面积2300多万亩、总产量9623.2万吨、总产值2400多亿元,均居全国首位。山东蔬菜产业的每一步进阶,都是科技力量与产业韧性的共鸣。正如“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山东蔬菜产业正夯实根基,迈向新程。